第一百零六章(第3/3页)

听他提起背国法条令的不易,何昌逸就忍不住想起那位,记忆力强大到让人感到难以置信。

“你多用些心,再耐心些,肯定能背得下,趁大理寺现在有缺职,机会多,争取能尽快升上去,等到都满员了,你再想要晋职,哪怕资历够了,也不一定能有合适的位置。”

像左书意这种通过大招录进来的官员,既不如科举入仕的官员起点高,若没有特别能拿得出手的专长,晋升空间也会有限。

何昌逸希望他能抓住现有的机会,争取一个容易立功,让上官注意到的好位置,就像他所在的门下省。

只要有合适的位置,或是关键时刻需要用人时,上面首先想到就是门下省的人,而关键用人时刻,往往也会意味着能得上面重视的立功建业的机会。

像沈卓这次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哪怕他因此而失去与家人在过年之际团圆的机会,可他所能得到的收获与回报,绝对不小。

对他们而言,这个收获不仅仅是升官这么简单,重点是处理这类民生事务的经验与教训,机会非常难得。

见完宋太师回到宫里后,何殊还在为宋太师曝出的那个消息感到震惊。

她实在没有想到,一直被鼓吹为盛世的先帝朝,在其花团锦簇的表象下,还隐藏着如此让人难以置信的屈辱与荒诞之事。

而先帝不仅没有反省到自己的错误,也不敢正视那些,还试图掩耳盗铃的直接抹去那一切,这种无能又懦弱的做法,简直是在挑战何殊的三观。

不过若联系起自打她爹登基继位后,曾让她感觉违和的那些地方,好像都能解释得清。

例如先帝选继承人的考量,例如当初那空空如也、寅吃卯粮的国库,先帝那穷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私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