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第2/4页)

几可预见的是,等到柳平将来从武院毕业,也能考取入品的官身后,他肯定也会像这位兄长般,发自内心的为其感到欣喜。

大招录结束后,何殊才想起沈卓与何昌逸,派人将他们召过来问问近况,先召见的是沈卓,不是在更为正式的御书房。

“抱歉,此前对你隐瞒了身份,而且之前说要等你金榜提名后,要当面向你道贺,结果一直忙到现在,才抽出时间。”

沈卓赶紧躬身连声道不敢,何殊也知道两人现在已是身份有别,没想着一定要勉强对方叙旧交情。

毕竟她早已认清自己这辈子的身份处境,对亲姐妹都不亲近,对亲生父母,更是打小就开始动心眼,更何况是朋友。

“在门下省可还适应?”

沈卓不卑不亢的回道,“多谢殿下关心,微臣适应得很好,同僚做人做事都非常务实,对我们这种新人,也不吝教导与帮助。”

何殊笑着点头道,“听你抓住机会就替他们表功,我就知道,你应该是确实适应得不错,门下省是个很能锻炼人的地方,他们最熟悉孤与父皇的要求,等到你们觉得自己在门下省没有什么进步后,可以申请调职。”

听到何殊这番话,沈卓并未觉得疑惑,来门下省的这些天,他已经发现,这些本该是天子近臣的官员,提起太子殿下时,比提起当今圣上更为讳莫如深。

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是自己多想,后来才发现,事实就是如此,太子在门下省的官员心中,似乎更具威严,虽然他们所忙碌的一切,明面上都是围绕着皇上的谕令。

因利益相关,这里面的事情让沈卓不得不深思,并小心观察。

直至他看到一份据说是由陛下亲自手书的诏令,看到其中一些极其细微的运笔习惯,他才隐约猜到一件事,那份盖有皇帝私印的诏令,很有可能是出自他那位‘商兄’。

门下省的这些同僚肯定是早就发现了什么,却又不便,也不敢跟人说什么,才会下意识对那位讳莫如深,很少提及,深恐自己不小心在人前走漏口风。

“进入门下省后,臣才知道自己无论阅历还是能力,都尚浅薄,进步空间很大,臣定当珍惜这个机会,在门下省虚心学习与历练。”

这是沈卓的真心话,纵有梦中那些神奇经历与积累,能在门下省学到的那些依旧让他感到十分珍贵难得,让他十分珍惜。

因为那些大多都是书本上不曾记载,他在梦中也不曾接触过的新概念与新风格。

何殊笑着点头,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有可能进步,她也听得出沈卓的感慨之情,可见他的神秘经历确实有其局限性,更为难得的是,他显然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

又聊了几句,见有内侍来找何殊,沈卓赶紧提出告辞。

何殊没有挽留,而是站起身道。

“虽然如今身份有别,我从没忘记当年的那段情义。”

沈卓有些动容,郑重其事的拱手回道。

“卓也不会忘记谨恒兄的关照,此生定当不负!”

看着沈卓说完后,退后离开的背影,何殊叹了口气,她心里清楚,这是两人最后一次提及当年的那段兄弟情义,从此以后只能论君臣情义。

问明是正宁帝有事找她后,何殊便去了御花园。

正宁帝正站在御花园中的一堵即将正式完工的高墙附近,看到何殊过来,直接问道。

“皇儿,这里真的不留道门吗?朕觉得在这个角落留道门的话,朕若身体不适,可以方便去隔壁休养一下。”

自打听了何殊对一墙之隔的皇家疗养院的规划,正宁帝就觉得,等到过些年,他将皇位正式传给太子后,也可以住进去休养。

何殊有些无语的回道,“不留,两边彻底隔开,才不会让人觉得,咱们是直接在皇宫里边开皇家疗养院,那样会有损我们皇家威严,您放心,宫里仍会留下随时待命的太医,不留门,也不会耽误咱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