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热爱(二合一)(第2/4页)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梁逢说,“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他听闻友人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要去往偏远之地,写下的哀思。”

“唔……还可以。”初中生表示了赞赏,又指着另外一道题,“那这个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

“还有这个。”

“这个……”

一两首诗流利背诵,没什么稀奇。可是一连十几首诗都不假思索的可以脱口而出,就有点厉害了。

梁逢可不止脱口而出,还能说出诗名,作者名,以及这首诗的背景、由来,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

等老板剁好了鸡肉送过来的时候,初中生眼都直了。

“你也太厉害了吧,这都能记住?!”初中生说,“怎么能什么都会背啊?我看到这些诗词头都大了。”

“其实学习古诗词,包括文言文很简单。你懂得了古人的措辞用语习惯,再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就比较好理解诗歌里传递的情绪。”梁逢对他讲,“比如说,像李白诗词中提到的杨花,其实就是柳絮,唐朝说法不一样而已,而子规则是杜鹃。柳絮和杜鹃是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动植物,一般都不会用在什么特别喜庆的氛围里。尤其是子规啼血,本身就有悲剧含义。试图理解它,这样再去联想背诵,就轻松多了。”

“这样啊。”初中生恍然大悟,“你可比我们老师厉害多了,哎,你不是老师吧?!”

“……我现在不教书了。”梁逢说完这句问老板,“老板,半只鸡多少钱?”

那老板在旁边本来听呆了,听他俩聊天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老师!您、您能不能给我儿子指导一下!他语文成天不及格,找了多少补习班都没用。您能不能好好给讲讲!”

“可是我还要回——”

“这鸡我送您了,不,我每天送一只鸡到您府上去!”老板把装着鸡肉的袋子一把塞他手心,热情地说。

*

裴文杰把楠楠送到大门口,今日在学校门口值班的是学校理事会的一位理事,裴文杰倒是认识,姓廖。

“理事早晨好。”梁楠乖巧地鞠躬道早安。

“同学你好。今天是爸爸来送你上学吗?”挺着肚子,慈祥和蔼的廖理事问她。

梁楠摇了摇头,跑进了校门。

廖理事这才推了推眼镜,仔细看送她来的人,竟然是裴文杰。

“裴总怎么来学校了?”廖理事愣了一下,又笑眯眯地打招呼。

“嗯,送孩子来上学。”

“是吗?这是哪位好友的孩子,您亲自来送。”

“自己家的,梁楠。”裴文杰冲着梁楠的背影努了努嘴,“刚转学过来,还请您多多关照。”

梁楠个子高,背着书包在人群中十分显眼。

廖理事看看他,又看看梁楠的背影,再看看他,笑有点僵了,客气地问:“贵千金……长得挺快?”

“是啊。”

“……没和您姓?”

“和她爸爸姓。”

“哦哦……”廖理事哦了两声,也不知道在感慨些什么,半晌后忽然说,“还没恭喜您新婚呢,不过感觉您二位这个感情很稳固啊,孩子都这么大了。白头到老,百年好合啊。”

“多谢廖理事。”裴文杰假装没察觉他的内心戏,诚恳地回了礼。

回去的路上,裴箐的电话来了。

“你从逐鹿回来了?”

“是。”

“前两天你们去慈善晚宴的事闹得沸沸扬扬。”

“我看到了。”

裴文杰这两天也没闲着,刷了不少平台,从短视频到新媒体,各种刁钻角度对他这场感情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拆解。

“裴宏以为卖了你母亲的遗物就能让你服软,大概要让他失望了。不过估计快喊你们回家了。丑儿媳总要见公婆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