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6页)

陈雾把矿泉水放进背包一侧口袋里,他去拐角,在烂泥里找到那颗骨钉。

已经弯曲变形,不能用了。

陈雾打给戴柯,那头无人接听,他回到基地,跑了好几个大棚都没找到戴柯。

同组的也没人清楚戴柯在哪。

陈雾的职责之一是确保大家的人身安全,小组多少人过来的,多少人回去,他不得不交代了几句,独自返回宾馆。

半路发现灌木里窝着个人,凑近看清是戴柯。

在睡觉。

很累的样子。

陈雾把人叫醒:“戴柯,你要睡就回宾馆。”

戴柯的白衣服都脏了,头发一缕缕的,发的雨衣不知被他放哪了,胶靴也没穿,一双白鞋没法看,他声音模糊,脸埋在臂弯里:“那不行,我得配合组长你的工作,出来考察。”

“你也没考察啊。”陈雾实话实说。

“配合了一半,剩一半等我睡够了就补上。”戴柯还是没抬起脸,垂在腿边的手挥了挥。

陈雾停了会,听到了他不对劲的呼吸:“你在发烧。”

戴柯顿时难受地呻吟:“骨钉发炎了。”

陈雾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我送你去诊所吧。”

戴柯很抗拒:“不去不去。”

陈雾伸手去拉他,直接就把他从灌木里拉了起来。

枝杈晃动着戳在他们裤子上鞋上。戴柯从窝着变成站着,一用到体力他就虚了,他几乎是大半个身子都靠着陈雾,发热产生的红染在眼周和颧骨嘴唇,像一朵清纯小白花被人揉进了红色颜料水里。

“看不出来,你也有强势的一面。”戴柯虚弱地说,“我没必要去诊所。”

陈雾将他扶到路边:“不想检查就不检查。”

戴柯顿了下,尽力离陈雾远点不让自己身上的泥沾到对方,他在外套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口罩,“新的,包装还在呢。”

陈雾不解:“你给我干什么。”

“我感冒,怕传给你。”戴柯将口罩塞他手里。

“不用。”陈雾没戴,他就这么把戴柯扶到附近一户人家,借了个电瓶车载去了诊所。

.

戴柯挂了水就生龙活虎,陈雾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技术培训班在林业局准备的场地召开,户外的。又是降温又是大风的,条件不太行。

台子上挂着热烈欢迎林业高校学子的横幅,一条长桌被架上去,铺了块红布,上面像模像样地摆了个话筒,在主位。

林科院的组长已经参加过多次活动,经验丰富的在读博士,而林科大的组长是大二生,此次活动由上面审核出来的技术型专家。

那么主位谁坐?

林业局为难的时候,陈雾都没上讲台,他在底下的角落里坐着,让理论扎实的组员上去了。

齐县是国内的众多贫困县之一,靠种林木为生,这次召集的是大棚主们,林业局的技术人员,护林员等。

有一两百人,小板凳一个挨一个坐得很密,

林业局把从高校生那儿弄来的资料打印了一大摞,人手一份的发了下去。

培训内容是防虫病害,林木修复,苗种精良培育技术,古木保护法规之类。

专业类的书面知识课讲了一个多小时,轮到现场指导的时候,陈雾才从角落起身。

“不去了吧。”戴柯示意他看一拨人在做准备,“都挺积极的。”

“学校的那套够人教了,我按我自己上学前的来。”陈雾拿着小板凳,慢步走到了前面。

陈雾给病树清理伤口上药的时候手套不戴工具不拿,操作简单接地气容易被接纳,很快就围了一圈人.

在学校为了拿学分写论文接触种植的,和真的把它当生活当工作的不一样。

“小伙子,我想知道怎么看出是老,古树啊。”有大汉举手。

正规的步骤是先取样测树龄或者CT扫描,陈雾教的是:“看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