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3页)

于是他明白了她的紧张。

她不可能愿意劝降裴隽。

裴隽所做的事,是她本就向往的,她大概只想随他而去,而不想去阻拦他。

她若去劝降,就算朝廷密而不宣,也难免走漏风声,更何况朝中官员总会知道,到时候和谈成了,可那些京城诰命又会如何看她?

他母亲那里,黄氏那里,又会怎样言语讥讽?

尽管她的心不在他身上,但在这件事的态度上,两人倒是一致的。

一边往宫门走,他一边说道:“雨花茶,我曾喝过,倒有些了解。”

听他这样说,薛宜宁心安了一些。

到宝仪馆,许昭仪果真备了茶请两人品尝,倒真是金陵盛产的雨花茶。

茶喝了半盏,内侍一声禀报,竟是皇上过来了。

几人立刻起身接驾,皇上赵彦过来,笑道:“其实是我想见见你们,所以假托许昭仪之请,召了你们过来。”

说完看一眼薛宜宁,朝骆晋云道:“从前没看出来,元毅你倒是个有福气的,家中夫人这般姿容出色,也难怪你要如此宝贝。”

薛宜宁不知皇上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骆晋云则是微露了几分尴尬,否认道:“皇上哪里的话。”

“坐。”赵彦说着,自己也坐下。

几人坐下后,赵彦便说道:“元毅你想必也知道朕今日为何事找你,我知道你的态度,但你看,眼下朕确实是无计可施,才又厚着脸皮来找你,你是朕心腹大臣,总得替朕想想。”

皇上的话,听来十分认真诚恳,似乎将身份放到了最低。

这是薛宜宁之前不曾想过的皇上的语气和模样。

但越是这样,越让人难以招架。

天子之尊,竟求到自己面前,不管是感激还是畏惧,心理防线都会崩溃。

只是,皇上和骆晋云说的,是许昭仪曾和自己说过的事吗?

冷静下来一想,薛宜宁就觉得是的。

若为别的事,不用有她和许昭仪在场。

这么说,皇上之前也和骆晋云说过此事?

按皇上的话判断,骆晋云是拒绝了?

这时骆晋云说道:“皇上雄才大略,为一代英主,尚且会无计可施,内人不过一个后院里的无知妇人,如何能解皇上之忧?”

皇上笑道:“骆夫人怎么会是无知妇人,连朕也知道骆夫人知书达礼,又弹得一手好琴,如今亲眼看到,还是这样沉鱼落雁之姿,这样的女子,当是万里挑一,关键时刻,可抵肱骨之臣。”

这时许昭仪也说道:“南边叛军就算一时得势,也终究是不顺天意与人事,迟早会被大周剿灭。骆夫人,只是让你去和那裴隽说说个中利害,都是为大周社稷与安宁,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为什么夫人却不愿意呢?”

皇上没说话,但薛宜宁能感觉到天子的目光投在她身上。

她又开始紧张,才要说话,却听骆晋云道:“娘娘这话,不过是慷他人之慨。”

如此不客气的一句话,让许昭仪顿时变了脸色。

骆晋云继续道:“那裴隽如果那么在意内人,当初就不会南逃,而是向大周称臣。他带着南方叛党的使命而来,又怎会因为曾经的几分儿女私情,因为一个女人劝几句就改变态度?

“让内人去劝一劝,就如同美人计一样,确实不费一兵一卒,成则一本万利

,败则毫无影响,唯一要牺牲的只是那计谋里的美人,内人便是如此。

“若臣与那美人毫无关系,臣当然赞同,试一试也好,可臣却是那美人的丈夫,这教臣如何能同意?”

说完,他索性起身,在皇上身前跪下道:“皇上,臣身为大周武将,愿战死沙场,以死报国门,臣相信,若有需要,臣妻也愿为大周交付性命,但却不是这样的时候。这是南方军士的事,是议和大臣的事,也是臣的事,却不是臣妻的事,还请皇上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