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3/3页)

薛宜宁回道:“母亲说的是。”

“别总拿这话来搪塞我,背后却懈怠推诿,这下聘大礼若是没办好,丢的也是你这当家夫人的脸面。”老夫人斥声道。

薛宜宁安静了一会儿,说道:“儿媳是觉得,婚事既已定下,也不定要在百日内完婚。若是赶这时间,事情必然办得仓促,回头也让金家妹妹受了委屈,晚十天半月,也是可以的,京城先前并非没有先例。”

老夫人点头道:“这倒也是。”

薛宜宁继续道:“儿媳娘家父亲说,之前已休书去往边关,询问将军娶金家妹妹之事,若将军同意了,儿媳便与将军先办了和离,如此金家妹妹直接以正妻身份进门,不是更好么?若先进门做平妻,等儿媳离家后再抬正妻,便又周折了,多了许多事。”

老夫人大惊,不确信自己刚才听到的话。

她的意思是,她要和离?

他们幽州,只有休妻,没有和离,但听说京城高门大户多,女方不愿委屈,确实常有和离这种事,或是男方给女主情面,想休妻也会提和离。

可老夫人万万没想到,她一直不温不火的,也就之前那么说过几句,也就回了几趟娘家,又没吵没闹,竟突然说要和离!

“你……这是什么意思?”老夫人不敢置信道。

薛宜宁认真却又平和道:“母亲,家中替将军娶金家妹妹做平妻,我是不会插手的,没来由旁人耳光扇过来,我还要把脸凑上去。您与金家伯母情同姐妹,将军又与金家妹妹有婚约,如此结为秦晋之好,确实是天大的好事,儿媳与薛家,倒显得多余了,不如一别两宽,各奔前程,倒也算好聚好散。”

老夫人怔怔看着她,半晌无言。

薛宜宁起身朝她施了一礼,静静退下。

艳阳当空,凉风送爽。

今日风大,吹得人衣裙与头发都待不住,不住往后飞扬。

她原先并没想说这番话的。

只是觉得受辱,只是觉得累,然后给父亲写信说了和离之事,一是发泄,二也是商讨。

却没想到,父亲并没有一口回绝。

大概如薛家这样的门庭,若是女婿在娶薛家嫡女后竟娶了平妻,实在太不给薛家留情面了。

那让以后宜贞,侄女双双,在夫家如何立足?

薛家又如何以簪缨之家自居?

所以父亲也不想让这样的事发生。

有了父亲的态度,她突然有了信心,觉得自己也许真能离开。

但只是隐隐有这期待而已。

今日,却是一时冲动。

实在是在宫中听许昭仪那一番话,太耗费她心神了,和谈,裴隽,劝降,她的心静不下来,安稳不了。

所以在老夫人那里,她太厌烦了,太没有耐心了,一不留神就将心底的话说了出来。

此时便是覆水难收。

但凡骆晋云同意这桩婚事,她就只有和离这个选择,哪怕到时父亲犹豫,不愿接她回家,她也要以死明志,才能留得一丝尊严。

确实冲动,但她……并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