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正文完(第2/4页)

“我笑什么,自然是笑父皇你的天真可笑啊。放心吧,朕绝对不需要你禅位,也不会让你死。”

说着,就让人重新塞住了他的嘴巴,并且吩咐道:

“来人,将他们押解到天牢,重兵把守。绝不能让他被劫走,也不能让他们有死伤。”

“是!”

李洵知道,有自己这一句吩咐,嘉佑帝就算想死也死不了。

他怎么能轻易去死呢。

死,最痛苦的刑罚也不过是凌迟,最多三千多刀,用不上一天就死了。

这太便宜他了。

他这一辈子犯下的罪孽罄竹难书,伤害了无数人,让他去死是便宜他。

他要让他长长久久地活着,痛苦地活着。

见完了嘉佑帝,李洵又让人给肃城方面发去了谕旨,他决定在年前登基,其后将暂居大启京城,肃城的文武百官也应随他同来京城。

至于登基大典的筹办,这是琐事,他并不打算让自己手中的能臣浪费时间,直接交给了京城原本的礼部来办。

礼部尚书陆元礼颇有文采,惯会阿谀奉承,办事也漂亮,对于举办朝中庆典是老手,此事交给他出不了什么纰漏。但从在新朝的资历来说,李洵不可能让他无功无德还继续官居尚书。

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的位置就那么多,需要安置的功臣却有很多,他总得给有功的人拨出位置。

所以,这事的主事人是五皇子李郢,陆元礼只是协办。

虽然等于降了职,陆元礼依然很高兴。

新皇在肃城自有文武大臣的班底,他自然不会还自我感觉良好地认为自己依旧能身居高位,他能在京城众多旧臣里头一个领到差事,都算新皇看得起他了。

为了能在新朝里有一席之地,陆元礼对于筹办登基大典的事办得格外卖力。

*

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肃城文武百官也终于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赶到了京城。

在这一个月期间,李洵已经在京城重新部署了城防治安的兵力,对原本的禁军,燕山堡守军等,该犒赏的犒赏,该安置的安置。

政务方面,他对六部的政务全部摸底了一遍,对各部主要官员往日里的表现,国库中现存的钱粮税收,工部的产业与技术,兵部的兵册武器等,全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六部方面,与嘉佑帝关系密切的高官,全部被打入天牢,他们负责的事务全由其手下里较为中立或者有能力的官员暂代。

因为李洵进京没几天,就拿出了章程,原本的朝廷体系很快便正常运转起来,倒是没造成太大混乱。

至于真正的官职调整,则要等到肃城系的官员来了之后再统一进行。

除此之外,李洵对除了容兆,五皇子以外所有跟着嘉佑帝逃跑的权贵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打压,将这些人全部下狱,抄没了他们家中所有的财物与产业。

清扫前朝势力,为新的功臣腾出位置,这没有任何道理可讲。顶多就是等司法部到了之后,根据他们各自曾经犯下的罪行,再决定他们刑罚的轻重,释放一些无辜的家眷而已。

这一个月,李洵过得很忙碌也很劳累,但想到即将见到自己最亲近的人,他还是心情很好。

他带着自己新编的禁军,亲自前往京城西门迎接他的文武百官。

得知此事,文武百官们也早早穿好了官服,整理好了仪容,准备迎接御驾。

眼看着明黄色的龙旗飘荡,君王的龙车靠近,总长林德康带领肃城来的所有官员与士兵,齐齐下跪参拜。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呼声响亮又整齐。气势高昂。

即使寒冬腊月,冰天雪地,也压不住在场每个人心中的火热。

他们的郡王,从今以后都是陛下了!是这辽阔江山唯一的主人,他们这些一早就追随的人,怎能不发自内心感到骄傲自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