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第3/4页)

这就意味着需要休耕轮耕。

种植两三年,就要换成牧草恢复肥力。

所以,牧场与耕地如何平衡也是一门学问。

当然,这方面每个部落都会有农事部的吏员亲自前去指导。

一番培训之后,各部落首领便领着各自部落的农事指导回了部落,组织部落的牧民们趁着还没出去放牧,赶紧多开垦一些土地。

能种植小麦的,要赶上春耕的步伐。

不能种植小麦的,也要为接下来种植糜子和甜菜做准备。

李洵专门派了人前往各部落巡查,得知首领们没有阳奉阴违,便在肃城组织人手,按照时间紧急顺序,由南往北,有序地将农具和种子派发下去。

他没打算在草原上开垦太多的农田,毕竟不适合耕种的地方很多,强行开垦对环境并不友好。

他对草原部落粮食产出的最大期望,就是能为他养活十万士兵。

这个粮食量要单是购买,那的确很多。

但北戎土地广袤,还有一百多万人口,要达到这目标并不难。

今年辛苦一些,把草原的农业架构搭建起来,他就不必再发愁北疆军队的粮食供给了。

如今北疆才三万军队,即使打仗要派超过十万的军队过去,有了草原的粮食供给,运输压力也会大大减轻。

而且,去年新收入治下的领土都已经分了田地,今年将全面恢复种植,秋收后他就不会再缺少粮食。

*

李洵在积极发展草原农业的同时,沙国老皇帝没熬过最寒冷的冬天,势力最强盛的卢西恩亲王成为新任的沙利亨帝国皇帝,然后便开始封赏功臣,铲除异己。

身为外国流亡者的乌力罕,被赐予了公爵爵位,正式成为沙利亨王朝里说话很有分量的重臣。

有了这样的依仗,他开始积极派出使者,与西戎汗国的最有权势的那彦图台吉联络,商讨两国合作对抗慎郡王一事。

那彦图自然是不相信乌力罕的。

毕竟他们并不是没联手过,结果大家又落到什么地步了。

如今西戎刚刚元气大伤,又丢掉了半壁江山,他不愿意让整个国家再次卷入战火。

乌力罕却也不肯轻易放弃,长途跋涉了几千里,亲自跑去西戎求见那彦图。

此时的西戎已经入夏,那彦图百忙之中还是拨冗接见了乌力罕。

两人一见面,那彦图就开门见山道:

“乌力罕台吉,你远道而来,本王愿意见你,仅仅是看在共同先祖的份上给你的尊重,没有其他意思。”

他如此直接,乌力罕也没有绕弯子:

“台吉难道真的甘心吗?心爱的女人,汗国的半壁江上,都落入了慎郡王手里。”

这样的耻辱叫那彦图脸色很难看,他咬着牙道:

“本王可没有忘记,当初是谁来了西戎汗国后,带来了这一切。乌力罕,本王没找你算账已经很宽容了!”

当初,来联络西戎一起出兵攻打大启的北戎使者,正是乌力罕。

乌力罕可一点都不怕他找他算账。

如今他是沙国的公爵。而且,那彦图若是对反攻慎郡王没有一点心动,今天根本不可能见他。

“今时不同往日,台吉,你应该知道沙利亨帝国有多大。这样一个庞然大国,若与慎郡王开战,必然能拖住他。”

那彦图的目光动了动:

“你能保证沙利亨帝国参战?”

“我如今是沙利亨帝国的公爵,深受皇帝信赖。”

“呵,别当本王是傻子来糊弄。”

乌力罕摊了摊手:

“好吧,我坦诚一点,沙国要震天雷的配方。有了震天雷,再加上你们这些帮手,必定能从慎郡王手里抢下更多的土地。你应该知道,沙国其实很缺少更温暖的土地。”

“我们这些帮手?你还拉拢了谁?东戎汗国?”

说到东戎,那彦图脸上的笑容有些讽刺,那些人根本就是去凑数的,每次好处没少拿,出力却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