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第3/4页)

见他若有所思,宋世明再接再厉:

“北戎余孽尚存,西戎东戎与北戎原是一家,我们不替郡王拉拢这些北戎平民,他们就会倒向其他戎族。你希望我们的士兵,多出百万的北戎敌人,还是百万的北戎帮手?”

薛槐也不是真的没有脑子,听到这话,彻底被说服了。

“将军,以前是末将太狭隘!以后末将定会好好教育手下人,让他们也好生对待北戎平民!”

在这点上说服了薛槐,宋世明便能放心地派他出去做事了。

“你先带上一批粮草,以最快速度赶过去,先把那些老人和孩子安顿下来。”

“那些被抓走的人……?”

被宋世明说通了,薛槐反而担心起另外那些被抓走的北戎牧民来了。

这些人,也就是普通的牧民,放牧为生,和中原的百姓其实也差不多。他们这个格桑堡,吃的牛羊有一部分就是附近的几个部落送上来的。

那些牧民给他们的军队供给肉食,与中原百姓供给粮食是一样的。

他们其实真的不像曾经攻打鼎德和秦川平原的北戎士兵那么可恶。

宋世明道:“我会亲自带人去追。”

话虽如此,但他心知肚明,很大可能是追不上了。

据那些北戎牧民所说,侵扰抢劫的是色目人。

就北戎的地理位置,只有西边和北边有色目人。

西边的色目人本身就受到戎族压迫,离得也很远,是不可能反过来侵扰北戎的。

那些人是从北边来的,九成九都是北边沙国的色目人。

厄尔浑部落本就紧邻与沙国的边界,一天多过去,那些色目人只怕是昨天就进入了沙国境内。

他们对沙国的情况一点都不熟悉,是不可能贸然深入他国境内去追的。

而且贸然带兵进入他国疆域,一个不好,就会开启两国战端。

哪怕是色目人先招惹,可如今郡国应该正面临西戎这个难缠的敌人,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意气,再为郡王招惹一个强敌。

具体要怎么做,已经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守将能决定的了,必须立刻上报给郡王,由郡王来决断。

写明了军情奏报,他立刻让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肃城。

肃城距离北戎边境的格桑堡有两千余里之遥,哪怕草原路途还算平坦,传信也是要不少时间的。

前去安顿厄尔浑部落遗民的薛槐,倒是比前往肃城的信使更先到达目的地。

此时厄尔浑部落的老老少少,在惶恐不安中渡过了三天。

这三天,他们不敢回原本的部落城池,只能在烽火台附近风餐露宿。

烽火台只有四个士兵,粮食储量非常有限,基本上无法支援他们。

他们自己倒是有些从部落里带出来的粮食。

那是被色目人抢劫后,仅剩下的一点点存粮。也不过是东家缸子里剩下的一点炒米,西家罐子里的一点乳酪,实在太少,色目人看不上才没拿走,加起来也支撑不了几天。

乌列盖将这些粮食全部集中起来。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只能尽可能节省。

每天,所有人都只能吃一顿,一顿每个人只吃一小把炒米和一小块乳酪,根本谈不上几分饱,只是勉强吊着命而已。

即使如此节省,三天过去,存粮也少了一半。

天也越来越冷了。

“乌列盖爷爷,那些中原将军真的会管我们吗?为什么还没有人来?”

一些小孩子饿得受不了,拉着乌列盖询问。

“会的,他们离我们很远,我们要给他们时间。”

乌列盖如此安慰道。

可事实上,他也一直都没那么确定。

虽然哨兵们对他们确实不错,还把自己的粮食分了一些给他们。

可上头的将军们到底是什么想法呢?

士兵们可以发善心,将军们却是要权衡利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