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4页)

这世界上,从来不缺很容易受人挑拨的蠢货。

卢西恩亲王的长子埃尔顿王子便是极好的选择。

此人骄横暴虐,又好大喜功,和曾经的哈丹□□一样热衷于抢掠杀人。

沙国因为冬天漫长而贫瘠,在他们眼里,南边的北戎草原就等于曾经北戎眼中的大启一样诱人。

他们往日里能下手抢劫的,不过是其他弱小的领主,对曾经强大的北戎是不敢下手的,如今却完全不一样了。

“让人告诉埃尔顿王子,此时的北戎草原牛羊肥美,兵力空虚,只有一群没什么战斗力的牧民,正是打猎的好时候。”

有金钱开路,乌力罕自然是很容易收买到埃尔顿王子身边的亲信,想要传递这样的消息又不暴露自己,简直轻而易举。

至于北戎草原那些牧民即将遭受灭顶之灾,乌力罕是一点都不同情愧疚。

这些轻易就背叛了汗国的贱民,死了也是活该。

过了几天,得知埃尔顿王子派人悄悄向他的手下人打听北戎境内的地图,乌力罕便知道,他的计策成功了。

*

此时的慎郡王李洵,如何能关注到如此遥远的沙国的情形。

从去年底到今年秋季,因为机缘巧合,他治下的领地快速扩张,已是忙得分身乏术,无暇对已经逃入邻国境内的西戎残余势力赶尽杀绝。

只有小股势力,根本没有进入邻国追杀,引起两国争端的必要性。

如今,他的重心也是放在容易对郡国形成强大威胁的西戎身上。

活捉了西戎汗等众多的西戎机要人物,他并没有在乾山下逗留。

乾山作为西戎的重要防线,其西边也有大片的西戎国土,必然还囤积了不少的兵力。

且山下交战的动静那么大,山上的兵力即使来不及救援,也必定处于最高警惕状态,很难找到攻克的机会。

如此,便没必要再浪费时间。

“传令下去,整军前往西戎王庭!”他下令道。

王庭有厚重的城墙,比野外更适合休整。

行军两天多,他们终于来到了王城之外。

李洵虽不打算在西戎王庭长期驻留,却也还是用西戎汗作为威胁,强令城中的守军开了城门,俘虏了那少量的守军,休整两天后,留下了五千兵马驻守。

——防御如此坚固的城池,若不趁着此时占下来,那便是等于拱手让给乾山以西的西戎大军。

“郡王,奎吉城的兵力全都撤离了,看样子是往南边去了。”

有斥候兵前来禀报道。

林乐庆闻言立刻请示:

“郡王,我们可要带兵去追?”

李洵闻言摆了摆手:

“不必。”

如今要追,也已经追不上了。

奎吉城的兵力,多半是在他们剿灭查干巴拉所率部众后,听到动静,便吓得逃走了。如今好几天过去,哪里还追得上。

而且,李洵认为,他们多半是去了长宁,倒是正好当个报信的使者。

“准备向长宁传信和谈吧。”

这才是李洵此行的目的。

长宁的中原百姓与士兵多达几十万,如今全都处于那彦图的控制之下,他不可能让这些人都成为两军交战的炮灰。

写下和谈条件,盖上玉印,李洵让人把它送到了长宁,交给主帅那彦图。

*

那彦图最近简直像是被架在火上烤。

自从慎郡王的援军到来之后,他已经连续丢了两个县。

慎郡王大军又有了新的武器,比投石机的射程更长,杀伤力也不小,凭借县城的城墙根本无法抵御,为了减轻伤亡,他只能下令向南撤退。

如今已经退守到了长宁郡城。

有着厚实的城墙与护城河,再加上震天雷的震慑,敌军这才没有继续进攻。

是的,在长宁郡城,他们造出的震天雷是能用的。

这算是各种坏消息里唯一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