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3/3页)

李洵这大半年忙着东征西讨,也很少亲自去过问军工坊那边的研发进度,担心泄密,杨进禄也一般不会给李洵上折子,密切汇报各种研究进度。

在书房各自坐下,李洵开门见山问道:

“进禄,一体成型枪管研究得如何了?”

杨进禄满脸羞愧,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触地:

“奴才有负殿下重托,至今也没能研究出完全不炸膛的枪管。目前做出来的,只能保证连发五十次不炸。”

都已经一年半了,他还是无法做出殿下要的东西。

什么激励鞭策,群策群力的办法都用尽了,也还是不行,他已经深深地怀疑起了自己的能力。

李洵上前扶起他,柔声责备道:

“怎么又动不动就跪,本王也没怪你啊。”

五十次,这说的是最低限次。

比起半年前他询问时的二十二次,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了。

一体成型还不炸膛的枪管,本就是个需要划时代技术来支撑的东西,人力未必能短时间就突破。

“五十次也算不错了,这次攻打西戎说不定能用上。”

杨进禄有些不解,也依旧自责:

“可一支枪造价那么高,总不能只打五十次就报废啊,那一场仗打下来得花多少钱。这枪……根本无法推广。”

这枪一次只能打一个人,准头也没熟手射箭那么高,至少他让好几个士兵试过,基本上没谁能达到郡王那种想打哪就打哪的准头。

这说明要达到那样的准头,需要相当长时间练习。

可一把枪只能打五十次就达到安全界限了,那得要多少把枪才能训练出一个熟手。

造成的杀伤力如此有限,使用造价还那么高,这样的武器如何能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

这也就意味着,他花了那么长时间,使用了无数钱财人力,却给殿下研究出一个废品。

他真是无法原谅自己。

相比他的自责焦虑,李洵却表现得很淡定。

“先带本王去山上看看成品。”

目前的成品虽说依旧无法作为燧发枪的枪管大规模推广,却未必不能做其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