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3/4页)

没多久,又颤抖着双手察看起了木箱里的其他东西。

刘瑾在旁边看着,大吃一惊。

“爹,怎么这么多银票!”

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大,刘瑾又压低了声音,惊疑地道:

“这满满一大箱,不会都是银票吧……”看那纸质很像。

刘渊道:

“都是……总共五十万两,全国通用的天通宝钞。”

刘瑾惊呆了,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票。

这些钱,都足够他们原本的十万兵马发两年多的军饷了。但给士兵发军饷,是不可能用银票的,都是铜钱。

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问道:

“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慎郡王怎么会给咱们这么多银票?”

刘渊刚被慎郡王的来信搅得心中纷乱,也需要一个亲近之人诉说。再也没比自己的亲儿子更合适的了。

“慎郡王说,陛下如今正派陈太师秘密与哈丹和谈,到时候,很可能会下令让我们从天沙城放哈丹部众出关。”

刘瑾是一点都不怀疑慎郡王所说的话,闻言顿时大怒:

“陛下他疯了吗?竟要放哈丹部众出关!百姓,士兵,数十万人死于他们的屠刀之下,怎么能放他们走!”

刘渊叹息着道:

“是啊,不管是出于私愿还是天下大义,为父都绝不会同意。”

想着心中慎郡王的话语,他依旧有些神思不属。

刘瑾平复了下情绪,又问道:

“那此事跟这些银票有何关系?”

刘渊道:

“慎郡王在信中说,我们刘家人接下来几个月的看守人都是陈太师长子陈翎,他给我们送来的,除了五十万两银票,还有陈翎勾结潘家在京城城墙使用空心砖的证据,以及他给陈翎的亲笔信。”

刘瑾是个聪明人,听到这些东西,顿时就明白可以利用它们做什么了。

钱财利诱,证据威逼。

别人拿出这证据或许没用,但若是出自慎郡王之手,便绝对有办法将此事闹得天下皆知,让整个陈家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如此,陈家若不想覆灭,便只能将放走刘家人。

毕竟,以他们在嘉佑帝面前的地位,放走刘家人未必会死,但若被天下人知道他们也是导致城下之盟的罪魁祸首,便绝对不会再有生路。

刘瑾欣喜若狂,有些语无伦次:

“爹,慎郡王是想让我们用这些把家里人救出来吗……五十万两,这是多少军费啊,他竟然肯为我们家人花这么多钱……”

刘渊浑浊的目光落在那满满一箱的银票上,神色复杂又动容:

“五十万两银票又算什么,他曾经为了不让我们为难,连那么多座城池都未曾染指。”

“慎郡王说……原本想直接救出刘家人送到鼎德城来,但那样我们就没有退路了。他想让我们自己选……若我们想救出家人,他在京中布置的人手,便会尽全力用这些救出刘家人。若不愿,他也绝不强迫,但他会策反鼎德守军,对外宣布我们的死讯,这些钱财便作为我们刘家镇守边关数十年的奖赏。待风平浪静,他会让人接家人来与我们团聚。”

以军中士兵对慎郡王的向往,慎郡王想得到鼎德守军,其实无需通过他们父子二人。

就如同他在信中所说,他可以直接策反鼎德守军。

但他依然把选择权交给他们父子。

前后两者,每一个选项,都无一为他们保全了家人,哪怕他们不肯归顺,也依旧给了他们全家人平安富足的往后余生。

慎郡王说他们父子镇守边关劳苦功高,从不是停留在表面。不管他们是否愿意归顺,都是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全方位地考虑着他们的感受。

如此仁德有为的明主,还这般诚意相待,让人如何不折服。

刘瑾也想起曾经慎郡王派夏金良将军来送军马,救下生死存亡间的鼎德城,帮他们拿下天沙,却一兵一卒都没有驻留就率军返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