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4/4页)

高薪养廉,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岑樘明明清贫,却安守清贫,李洵是很赞赏的。

不过,他也并不希望自己能干的手下过得太过清苦,遂耐心解释道:

“本王治下,身为部级长官,你一年的薪俸便是这么多。除此之外,来年还会根据你本年的考核成绩发放奖金,若是没犯错,还能再有一千两的奖金。表现优秀,还会更多。”

“你若觉得受之有愧,便当是提前预支了你的月俸。”

岑樘被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在朝廷,就连宰相一年的薪俸也才三百多两,加上其他物资补贴,也就四百多两。

而六部的长官的薪俸,只得二百多两。

郡王这里的薪俸,几乎比朝廷翻了六七倍。

虽然那些官员们总是抱怨说这薪俸太少,根本养不活家里人,可叫岑樘看来,这比起平民百姓的收入,已经多了好几十倍了,如何就养不活,分明是他们贪心不足。

“郡王,这……这薪俸是不是太高了些……如此下去,国库如何支撑得住……”

身为一个谏官,哪怕如今郡王已经封了他做司法部长官,他觉得主君做得不对的地方,还是忍不住想立刻提出来。

李洵闻言,心道岑樘是真不怕得罪人啊。

这才刚来,就敢直接让他降低官员们的工资。

不过,他需要的正是这样的诤臣。

“岑卿以为,是贪官贪得多,还是本王发得多?”

岑樘一怔,然后如实道:

“贪得多。”

李洵笑道:

“那不就对了,若适当的高薪辅以严刑,能避免官员贪墨徇私枉法对百姓的伤害,那这些钱财便是千值万值的。”

况且,钱也不是省出来的,把蛋糕做大才是更完美的解决办法。

初听好像是歪理,可仔细想想,郡王说得却非常有道理。岑樘若有所悟,又听郡王道:

“而且,臣不负国,则君不负臣。本王以为,清廉者不该清贫,做出了更多贡献的人本就该拿更高的回报。譬如岑卿这样的既有能力又清廉的官员,难道不该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比常人好很多的生活吗?

清廉者不该清贫!

岑樘心中一震,竟是不由自主红了眼眶。

他想起这些年,女儿在京中出门与其他闺阁小姐玩耍,总是因为穿着寒酸被排挤,父亲正是因为吃不起人参方子,才身体越发虚弱最终连下床都困难。

他为了让权贵们捐钱,率先捐出一千两,甚至连祖传的院子都卖了。

这些年,因为他与父亲的坚持,家里人真的跟着他们吃了太多太多的苦。

他不是不想让家里人过好一点,可朝廷规定的薪俸便是那么多,其余的都是不当之财,他们又如何能本违背良心去拿那些或黑或灰的钱。

天下间的君王,唯有郡王,才说得出清廉者不该清贫的话。

郡王不仅真心爱护着百姓,更以一样的仁心爱护着手下的大臣。

有这样体贴关怀着臣子的君主,必然会有更多人有勇气与力量坚守住自己的本心。

岑樘再次一揖到地,泪洒当场,哑着嗓子道:

“臣得遇郡王,毕生之幸。天下得遇郡王,千年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