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3页)

听到这话,当即有人反驳道:

“一看老兄你就是远地方来的,慎郡王治下怎么可能出现这种事!”

“对啊,慎郡王治下做生意是最省心的了,但凡有吃拿卡要,都可以直接到总长府去举报的,要不了多久,那些人就会被风纪监察的抄家下狱,下狱前还要公开鞭刑五十,前年都处置了好几个了,现在那些官员书吏可老实着呢!”

见好几人都言之凿凿这样说,最开始发话那人也有些欢喜了:

“那在慎郡王治下做生意可真是不错!”

“当然了,不仅如此,慎郡王还帮忙咱们这些商人剿匪呢,去年前前后后直接把附近几百里的山匪全部打得干干净净,再也没有比肃城附近更安全的商道了!”

“难怪肃城如此热闹!”

“也不仅是因为这个,肃城的热闹,还在于它产棉布和糖,你们不知道肃城棉布有多绝,又柔软又吸汗,运到南边翻出好多倍的价格卖都能一抢而空,糖也又便宜又多,完全不愁进不到货……”

眼见这告示栏底下全是从各地来的客商,黄世财心中有些着急了,赶紧去城里买了一匹马,然后匆匆赶回自己的老家丰泰郡。

他这次只是出来考察的,身上没带多少钱。如今这消息一出,肃城,燎原,甚至河原等地的商铺只怕都要被抢爆了,他身上这点钱可不够。

而且,可以自由前往北戎行商这么大的事情,他得马上告知家中,如此才好迅速拉起商队去北戎抢占先机。

然而,等他匆匆赶回自己老家,却发现消息已经在城里传遍了,就连在街上,都听到有书生在高谈阔论慎郡王一统北戎之事。

“这不就是等于,从此北戎也将纳入大启版图之中了!慎郡王可真是了不起,不愧是我大启战神!”

“征服蛮夷,开疆扩土之功,可与太祖聘美也!”

“北地万千百姓,都将不再遭受战火之苦,从此可以安居乐业,慎郡王真真是功德无量啊,当立神庙万世传颂!”

听闻之人,无不对慎郡王赞颂有加。

有些人只是跟着高兴凑个热闹,毫无顾忌地表达着对慎郡王的崇拜赞美,有的人,却是已经有了别的打算。

那一部分有的人,竟也有黄家人。

黄世财是回到家里,被召集去议事才知道的。

“世财,你去了肃城,感觉慎郡王治下如何?”

家主黄老爷子问道。

黄世财如实道:

“商业繁盛不输咱们丰泰,百姓安居乐业,吏治也十分清明。”

家主点了点头,又问:

“百姓对慎郡王风评如何?”

黄世财道:

“虽然没特意打听过,但不管是往来客商,还是平头百姓,都对慎郡王赞誉有加。”

家主道:

“既如此,此次北上,你便带你子诚侄儿一起。”

黄世财有些奇怪:

“子诚北上做什么,他今年不是要乡试吗?”

像是黄家这样在官府登记过的大商贾之家,三代以内的子弟都是没资格参加科举的,家族里没有做官的,往往便只能花大价钱去外头找靠山,往往是又折钱财又受气。

后来老爷子便做主,将他的一个孙儿过继给了只做了小商人的亲兄弟家中,让那孩子能走科举之路。

那孩子倒也是真的有天分,又有家中延请名师,十八岁那一年便考中了秀才。

只是,后来考举人却是屡试不中,这几年不是在家专心备考就是四处游学请教名师。

黄世财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好不容易提拔出了个有读书天分的侄儿,却要在他乡试在即的时候叫他北上,难不成是今年不考了?

黄老爷子却说出了一句让黄世财大惊失色的话:

“为父打算让你侄儿去投效慎郡王。”

“什么?投效慎郡王!”黄世财诧异至极。

慎郡王明显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先前皇帝甚至下令不许与肃城通商,可见与皇帝关系有多紧张,家中有人投效慎郡王,那无异于举家谋反背叛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