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5页)

去年年底的招兵,虽说因为有新来的流民还算是顺利,但很明显在当地已经站稳脚跟的普通百姓里,积极报名的人比例已经不高了。

所以,涨军饷是势在必行的。

他心中也早就在规划此事,只是因为还不确定北戎王庭的具体战获,没能列出个具体的方案来。

那时候虽说有钱,却也不能随意使用,必须精打细算。

如今多了西戎那边意外得来的一千万两,便完全不用再算那么细了。

伍汲听到李洵的话却是眼前一亮:

“郡王这办法真是高明!一次宣传,就能一石二鸟,可真是太高效了!”

如今北疆一带并不安定,西疆也局势紧张,大启偏北部的这些郡,各种物资根本没有销路。

消息一传出去,得知郡王治下不仅安定,百姓还有钱,商人们岂能不来贩货。

三个月时间,正好足够消息传递以及商人们在路上运送货物。只要货物多了,因为涨军饷也造成物价普涨的事情便可以完全避免了。

只有这样,士兵们才能真正因为涨军饷变得宽裕富足,又不影响其他百姓。

与此同时,其他地方有心投奔的青壮年,也会因为有商队要前往肃城等地,更有胆量跟随前来。

仅仅是把时间延后三个月,却起到了如此大的作用,不得不说郡王真是比所有人都站得高看得远。

李洵提点道:

“何止两个作用,还可繁荣商贸,增加商税,为其他郡县消化滞销物产。”

这次战争赔款直接榨干了皇帝的私库和国库,便意味着为了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接下来必然会向百姓加税。

百姓们本就穷困,再加上战火连连,一加税,只会越发压缩购买力,产出来的东西没人买,商人赚不到钱,也会使得更多依附于商队和作坊的百姓失去收入。

所以,用这笔钱吸纳更多人口与商品,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反哺大启。

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战利品,他不可能大方到直接还给嘉佑帝,却可以用别的方式,间接帮助一下大启的百姓商人。

当然,说这些也不是为了自夸,而是想让这个得力的手下,能培养一些经济管理的意识。

“所以,到手的钱,除了一部分安全备用金之外,不仅要将它用出去,还要尽可能地让它流动起来。流动的速度越快,创造的价值便越大。”

伍汲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

前面几天长途跋涉,昨日又辛苦作战了一天,今天便完全是休息时间。

军营里除了少数人在巡逻警戒外,其余有的在补觉,有的则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玩乐闲逛等。

李洵一向认为,士兵们在大战后紧绷的神经需要放松,才能更好地恢复精神。

所以军中虽然禁了营妓,但在这种放松时间,却是不禁止饮酒与小赌的。

酒是由军需处售卖的,每个人限量不说,还不是平日给他们喝的烈酒,只是一般的米酒黄酒,想喝得酩酊大醉是很难的,只做微醺放松之用。

而赌这方面,也并非完全放纵,每一局的赌资有限制,一局最高不能超过十文钱。若有超出这个限制的,随时可以举报,一旦被抓到,就会每个参与者都罚军饷三个月,并且军杖三十。

虽然有一些军规限制,但有酒有肉,还可以小赌怡情,士兵们休息的时候还是玩得很开心的。

一间屋子里的士兵们正围着篝火玩牌玩得热闹,外头的同伴却满脸红光地跑进来,兴奋地道:

“大家快去看告示栏!出大事了!”

众人顿时被他吸引了注意力:

“出什么事了,这么一惊一乍的?”看样子不像什么坏事啊。

那人道:

“咱们要涨军饷了!郡王刚出的告示,三个月内全军将进行一次考核登记,然后就涨军饷!按照累积立功与平日表现,总共分为五等,第五等是寸功未建的但未曾违纪的,直接涨三成,第四等则涨幅六成,第三等涨九成,第二等涨十二成,第一等可涨幅十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