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6页)

他们不可能将所有的戎族人全部赶尽杀绝。

戎族人之中,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入侵中原的恶徒,小部落往往是被大部落裹挟,被迫出人出力的。他们其实也饱受大部落的欺压。

所以对于愿意主动归顺的人,他们要友善对待,让他们因此转而效忠于中原。

而那些饱含敌意不肯归顺的,则要坚决地用刀剑与震天雷驯服。

如今,多拉拢一些小部落的人,便是在削弱大部落一方的实力,壮大己方实力。只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跟他们站在一起,他们才能更快速也更牢固地占据北戎的全部领地。

这一番演讲之后,士兵们的排斥便没那么明显了。

李洵私底下还派程虎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宣传。

有些话,不好从他口中说出,而程虎手下这些人却是可以说的。

带着戎族士兵一起作战的最大好处,便是能减少己方的伤亡率。

如今在草原上,正面旷野作战是无法避免的,这就意味着比以往大很多的伤亡率。

没有戎族士兵,死伤的将全是他们的同袍。

到底是用戎族人消耗戎族人,还是用自己同袍的命去消耗,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如此几天的思想工作做下来,所有人便都接受了即将与戎族士兵一起作战的事实。

安抚好了己方士兵的时候,四个部落的一万二千人马也到达了王庭。

所有士兵留在城外,三个部落的首领则是坐着城墙下的吊篮,进城到王宫来拜见李洵。

这一次,李洵是在北戎王接见大臣的正殿接待他们的。

往日里,这些小部落的首领们来朝见也是在此处。

几人走进这金碧辉煌的北戎王宫大殿,四周手持长刀,整齐列队站着的,都是穿着大启军装的士兵,个个威风凛凛。

而属于曾经的北戎汗的宝座上,坐着的则是身穿绣着八爪蛟龙衮服的年轻男子。他虽然年轻,却目光深晦锐利,浑身的威势丝毫不输草原上的一代霸主北戎汗。

截然不同的冠冕,昭示着中原的华丽大气,更让他们无比清楚地意识到,这座王城已经换了主人。

“参见慎郡王!”

三人都用朝拜可汗的礼节,单膝跪地,以右手握拳于胸前表示了敬意。

李洵很满意几人恭顺的态度,简单训诫敲打了一番,便带着他们与亲兵一起,前往城门外去接见那些与部落首领一同前来的戎族士兵们。

这些人都是骑马来的,聚集在城下乌压压的一大堆人。

他们并非正规士兵,军纪并不太好,等待了这许久,已经有些焦躁。

见自己的首领终于出现在城墙上,这才朝这边张望过来。

李洵站在城墙上,扫过那些花样各异的旗帜,然后拿出燧发枪,一枪一个,隔着一两百米的距离,便挨个打掉了所有的旗帜。

燧发枪的爆破声动静委实不小,底下的戎族士兵们,都被这从未见过的东西震住了,自己队伍里的旗帜被打掉都顾不上。

见他们都安静下来,李洵这才朗声用戎族话道:

“想必你们的首领已经说过,从此你们的部落都将归顺于本王,所以,本王要你们记住,从今往后你们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本王,大启的慎郡王李洵!”

“跟着本王,你们将不必再向首领与可汗纳税,除第一年需上缴五成收成来表示你们的归顺诚意之外,以后你们每年都只需要缴纳两成的税赋与每人一百文的人头税。”

“徭役方面,你们也只需在修桥修路修水渠的时候,每家出一个人劳作十五天,除此之外的劳作时间,本王的官府都将以市价向你们支付工钱。绝不无故征用你们劳作。”

这话顿时让底下的士兵们交头接耳起来。

无他,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以前跟着部落首领的时候,他们既要向首领缴纳收成,又要向可汗进贡,每年辛苦养出来的牛羊马,采摘的谷物,都只能保留一半。如今却是直接少交一半以上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