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3/6页)

刘将军的十万精兵与京城的禁军,对上北戎尚且如此狼狈,大皇子怎么可能全歼那么多北戎兵!

可传说有鼻子有眼,说消息是从肃城传到南边的银泰郡的,路过银泰的商人们又将消息传到了京城。

达官贵人和百姓们分成两派,有人说空穴不来风,商人们不可能误传这么事关重大的消息,必定是真的。

另一派却说不合常理,肯定是假的。

一时间争论不断,反而越传越广。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五百里加急的骑士直接带着河原光复的捷报送到了早朝的太极殿。

五百里加急的折子本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得第一时间送到帝王面前的,因此这骑士一到,便直接被尚书台送到了太极殿。

不管朝堂之中有多少势力纷争,尚书台的终归是文臣,有那么几分爱国情怀,套河之耻是所有大启臣民的耻辱,能光复河原,是何等令人振奋!

先前民间便有传闻说大皇子收复了河原,如今折子都上来了,自然不可能再是假消息。

这尚书台送折子的臣子甚至等不得将折子递上去,一路喜气洋洋地跑进了朝堂,迫不及待地想把这好消息分享给所有人:

“陛下!天大的喜事!慎郡王他率军全歼三万北戎大军,光复了整个河源郡!”

今日是大朝会,京城四品及其以上的官员全都在。数百朝臣顿时哗然。

“光复了河原,这怎么可能!”

“都上了折子了,还能有假!”

“对啊,谁敢撒这种一戳就破的谎,这可是欺君大罪!”

这般心路历程后,大臣们开始狂喜:

“全歼三万北戎大军,可真是让我朝一雪前耻啊!”

“河原光复,足以告慰列祖列宗了!”

“有了河原的马场,咱们再不怕军中没有高头大马,打不赢北戎骑兵了!”

“对啊,咱们要不是因为军中全是矮脚马,至于被北戎骑兵压着打么!这下可算是有了转机了!”

“大皇子真是了不得啊,竟在北疆建下如此不世之功!”

“难怪大皇子好好地突然要去北疆,说不定就是为了麻痹北戎,暗中备战再攻其不备的!”

“大皇子为国为民如此忍辱负重,真是叫人佩服!”

“往日竟没发现大皇子在行军打仗上也有如此奇才!以往真真是埋没了!”

“谁说不是呢,事实证明,咱们大皇子比刘将军更会打仗!早知如此,北线战事就该让大皇子做统帅,断不至于打成如今这样!”

许多大臣被这激动人心的捷报冲昏了头脑,竟是没注意上头嘉佑帝的神色,兀自议论得很是高兴。

只有少数人发现,在刚听说捷报的那一刻,上首的嘉佑帝脸色非常难看。

此时的嘉佑帝满脑子都只有一个念头,怎么可能!

李洵那逆子怎么可能有如此惊天绝地的能耐,单凭手头三千人便歼灭十倍的北戎骑兵,占领那么广阔的领土!

从来都只有北戎骑兵以少胜多,何曾听说过大启官兵以少胜多打赢北戎?

更何况,李洵带走的只有一千精兵,其余两千都是禁军派去凑数的中下兵。

就凭这样的三千人马,没钱没粮,就算他咬牙招兵买马了,当地也没有足够的兵源,更没有武器。

不对!

想起前往燎原至今未未归的第二支钦差队伍,嘉佑帝突然不安起来。

李洵手里没有兵,可燎原,樊城都是各布置了两万大军的!

如果那逆子将两位边军守将都拉拢了,他手里就有四万大军。

可樊城还好说,燎原的袁晨升怎么可能被他拉拢,其祖父曾经是帝师,其父袁侍郎也是他的嫡系,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背叛他!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时间,嘉佑帝心中疑窦丛生。

有那不长眼色的,当场就恭贺起嘉佑帝来,带得整个朝廷一片恭贺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