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2/3页)

此时他再推波助澜,皇后与太子便无路可逃。

不孤注一掷,等继任家主的实力被削弱,他们便是砧板上的鱼。反抗,则会正好落入他设下的陷阱。

到时候,他已然将大皇子党的势力全数吸纳,不管是实力还是名义,都足以彻底铲除皇后与太子一党的势力。

其余皇子以及容家剩下的势力势均力敌,便会陷入乱斗,最终几败俱伤,再也无人能阻挡他立七皇子为继承人。

如李洵那样胆敢挑衅他的乱臣贼子,也都会为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但在那之前,他必须保持理智,绝不能再冲动行事。

比如肃城的赏赐,便不能小气了。

蒋裕回来后,他便立刻派了人前往燎原探查消息,目前已经收到袁晨升发来的五百里加急奏折。

折子上说,处死郡守后,慎郡王在肃城百姓心中俨然成了青天大老爷,百姓对朝廷的不作为十分失望。

另外还汇报了军情,说有上万北戎兵时常在河原以南活动,恐对燎原亦有所图。

燎原若有失,北戎入肃城如入无人之境,翻越云浪山便会进入秦川平原。他知道鼎德一线战事吃紧,故不敢向朝廷要太多兵马,只希望能再多调拨一些兵器前来,并且在需要的时候令樊城守军配合作战。

这封奏折让嘉佑帝得以确定,肃城的情况目前没有超出掌控范围内。

所以,处置李洵不重要,重要的是肃城的民心。

他不仅要给李洵赏赐,还要声势浩大地给,让全城百姓都知道,朝廷并不是不作为。

只是奸臣从中作梗,皇帝一发现不对劲,便处置了奸臣,并且奖赏澄清吏治的慎郡王。

如此,不管李洵做什么,都依然是在他这个皇帝的授命之下做的。他若有不轨,在百姓眼中便是乱臣贼子,不会轻易追随。

而袁晨升提到的军情,嘉佑帝也很重视。

袁晨升的父亲是兵部侍郎,在朝为官,且又曾经大败北戎,嘉佑帝并不怀疑他对军情的判断。

大启地大物博,军需上并不算吃紧,若能让袁晨升把燎原,樊城一线的军队好好装备起来,形成宛如鼎德一样的坚固防线,倒是极其划算的。

索性要派钦差去一趟肃城,嘉佑帝筹划一番,便令此次的钦差,直接带了五百禁军与同等数量的民夫,带上三万多把军刀,以及给李洵的赏赐一起前往。

为求万无一失,这次送赏赐的钦差队伍先从樊城绕道去燎原,然后再由袁晨升带着五千兵马与钦差队伍一起,将赏赐送到肃城去。

这样庞大的钦差队伍,足以震慑当地厢军,这样一来李洵在当地才建立起来的威望便会变得不堪一击。

为了不再出纰漏,这次发的是明旨,带队的是户部侍郎江菘。

一帮人马浩浩荡荡快马加鞭,走了二十多天,才绕道樊城走到了燎原。

在他们到之前,皇帝已经发了五百里加急的信件给袁晨升,让他配合江菘这次的行动。

因此,他们刚进入燎原地界没多久,便见城门的方向,一队大约百人的队伍,策马朝他们奔来。

一个年轻的小将英气勃发地骑在马上,高声道:

“燎原守军十三营七都林小狼,奉将军之命迎钦差大人入城!”

江菘等人一看,对方确实是穿着边军的军服,递上来的也是燎原守军的牌子,再加上皇帝早有旨意发过来,他们便完全没有怀疑。

只是心中有些不快,那袁晨升实在是傲慢,竟然不亲自出城迎接钦差。

带着赏赐与兵器等物,五百余人的钦差队伍一起进了燎原城,直接被迎进了军营。

一进军营,江菘便被那些精神抖擞的士兵吸引了。

那些士兵个个穿着厚实的牛皮甲,手中的兵器锃光瓦亮,身体也十分结实,竟然比中下层的禁军看着更加威风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