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对半砍(第2/3页)

洋商们一个个起身表达了自己的合作意愿,连被古老板找来挑刺的马洛和史密斯也不例外,利益面前,本就因利益建立起来的友情在更大的利益面前不堪一击。

袁行主三个也没有动怒或者失望,不是碍于酒席和身份的没有,而是真的打心底的没有,夷商们如此吹捧台州,不正证明了台州的发展潜力。

商人都不是傻子。

袁行主和古老爷对视一眼,他们得慎重考虑玉大人提出的合作了。

第一次见面的接风宴,大家只是彼此认识熟悉,都没有聊得太深入,接风宴之后,各样合作的细则便开始正式商议起来。

这其中最大的就属伍德想要买水泥方子的生意。

伍德是背着别人单独来寻玉格的,或许是想要趁其他人没发现,在玉格手里拿到一个优惠的价格,但还不待玉格应付他,便有其他商人陆续发现了水泥的价值,而后价格便开始以万为单位一升再升,而玉格自然就让人先搁置着,等价格再发酵发酵再说。

袁行主几个暂时没有下场,他们都知道,无论是自动扶梯还是水泥厂,在十三行和台州船运的合作面前,都是小生意。

三天的时间,台州和洋商之间大大小小的生意对接了无数次,玉格收到了很多礼,也终于迎来了袁行主三人。

“玉大人。”袁行主几个的态度都恭敬了许多,从接风宴后,他们甚至没有再联络过马洛和史密斯。

“三位请坐。”玉格笑着指了指位置。

袁行主三个是来谈合作的,只是在走访了台州的情况,并了解了玉格的脾气后,他们想把价格再往下压一压。

袁行主道:“十三行十分荣幸能和台州船运合作,玉大人为进出口定的一些个细则,我们也瞧过了,玉大人思虑之周全,见识之广博,我等远不能及,只是。”

袁行主面露难色,“一百万两银子,对于十三行而言,也十分不易,可否请玉大人稍微、稍微通融通融。”

玉格嘴角扬起丝笑意,直接说一百万两银子,而不是五十万两银子,也说明了十三行对于台州的看好。

只是,玉格笑着道:“五十万两银子一成,已是最便宜的价格,若一百万两银子为难,十三行只占一成如何?”

袁行主没有回话,他们不是觉得银子多少的问题,而是觉得五十万两银子一成的价格不值的问题,显然玉大人也明白,但还是坚持。

“玉大人,”袁行主抬头看向玉格道:“恕在下直言。”

玉格笑着抬了抬下巴,示意他但说无妨。

袁行主顿了顿,稍微斟酌词句,“在下承认如今的台州确认叫人惊叹,尤其是玉环楼,假以时日,必定比如今的十三行街市更加声名远播,叫人炫目,只是城内。”

袁行主正色道:“玉大人把整个台州的富贵繁华凝聚到一处,让玉环楼成为整个台州,乃至整个江浙,都极为耀眼的明珠,可台州城内别处,就显得极为黯淡了,城内唯一的财源便是卖地,便是建房,除此之外就是百姓的衣食。”

“台州如今遭遇旱灾,粮食和饮水皆要外购,百姓们虽没了庄稼,可还有工钱,所以日子过得很不坏,甚至还能到玉环楼挥霍一二,可是城内的房子建好之后呢?”

“在下听说,玉大人还让人在城外修建堤坝、挖掘水库,这些地方,又给不少百姓提供了生计,玉大人爱民如子,为计深远,叫我等敬佩,只是等堤坝、水库建好,这为数巨大的工人又要如何安置?”

“再着,如今以台州的整体而言,花费是远远大于收益的,处处都是投入,而等到收入还需要不少时候。”

袁行主顿了顿,直言道:“玉大人用自个儿的银子贴补着台州,生生造出了台州如今的繁荣景象,但没有支撑的繁华,到底只是空中楼阁,而十三行的加入,不仅可以为台州带来现银投入,更能带来许多商业上的人脉和好处,能缓和大人银钱上的紧张,也能叫台州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