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螳臂当车】(第2/3页)

“就依你的意思。”江良同意道。

……

吐鲁番。

土伦泰踌躇满志怂恿道:“父亲,如今吐鲁番、哈密两地贵族,皆带着军队来投靠我们。我们已经拥兵数万人,兵强马壮,正是做大事的时候,父亲就不要再犹豫了!”

巴拜汗叹息:“唉,我们连蒙古人都打不过,哪里赢得了汉人的大军?你难道没有听说,蒙古人被汉人打得不能还手吗?”

土伦泰说:“这次不一样,汉人要杀光贵族,贵族为了活命,个个都愿意拼杀。”

“我再考虑一下。”巴拜汗说。

土伦泰急躁道:“父亲别再想了,贵族们都等着你发兵呢!”

巴拜汗是朝圣死去那位叶尔羌国王的四弟,可以理解为吐鲁番亲王,并统管嘉峪关以西地区。

而土伦泰呢,历史上造过顺治的反,跟大明的回族将领一起占领肃州。清军杀来,肃州城破,土伦泰以下数千人被屠。

巴拜汗不但没有儿子的莽撞,甚至可以说怂到骨子里。满清派使者到叶尔羌问罪,叶尔羌国王趁机解除其权力,巴拜汗居然乖乖被押往叶尔羌城,把吐鲁番的大权让给国王之子。

巴拜汗此时对儿子说:“汉军杀来,我们不能抵抗,否则连投降的退路都没了。你先去安抚各地贵族,我派人去哈密请降。只要我们听话一些,肯定是能够活命的,说不定还能保住财产。”

如果真按巴拜汗说的这么做,大同军还真不会杀,毕竟是叶尔羌汗国的亲王,能招降他具有重大意义。

顶多分走他的土地,连浮财都不会动,今后照样是个富家翁。

土伦泰却觉得父亲太窝囊,各方贵族带兵来投,他们有数万大军(很多是农奴兵)还怕什么?只要击退了中国军队,他们父子就能获得巨大威望,西边有两位大汗并立内讧,说不定他们可以趁机夺取国王之位。

土伦泰佯装答应,回去就跟心腹密谋,又串联一些地方贵族。

夜里,土伦泰突然带兵包围父亲的宅邸,将巴拜汗软禁在屋里,等着战后送父亲去麦加朝圣。

两天以后,土伦泰就下令出兵,而且是发起圣战,主动朝大同军杀去。

大同军的先头部队主动撤退,并派人回去禀报消息,江良立即率领大军出发。

此时,青海各族骑兵八千人,已经来到哈密汇合。

大同军这边,有步骑六万人,民夫四万余(更多民夫,分布在粮道上,从甘肃一直延伸至哈密)。

而土伦泰的军队,有步骑七万多。没有什么民夫,农奴也被拉来当兵,遇到战斗全都得拿起武器。真正的核心力量,只有常备军及贵族武装总共一万余。

但土伦泰信心满满,也不知从哪儿来的自信,就像他历史上在顺治朝,跑去甘肃造反一样让人迷惑。

两军在吐鲁番与哈密之间相遇,大路是来往商旅走出来的,道路两侧全是戈壁和荒漠。

相距两三里,各自停止行军,都在展开队形。

大同军这边,最前方是战车兵,随即是清一色的火枪手,传统长枪手已经被淘汰了。

火枪手之间,夹杂着少数掷弹兵。

掷弹兵平时不穿铠甲,需要攻坚的时候,会着重甲使用战锤作战。毕竟,一个个人高马大,只是掷弹太浪费,有时也需要陷阵和攻城。

炮兵和龙骑兵,掩在阵中。

两翼和中军,全是骁骑兵和毅骑兵,也有部分龙骑兵分在两翼。至于八千青海骑兵,由两位部落首领统率,也向着两翼进行展开。

除了八千青海骑,大同军这边,人人着甲。

就算是火枪手,都穿着棉甲。

而土伦泰的军队,着甲之兵勉强过万,而且以皮甲居多。至少有五万以上,是被临时拉来的农奴兵,颇有沙俄征兵打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