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故国他乡】(第2/3页)

简易小港,有人敲钟大喊。

跟几年前原始状态相比,河口处已经农田遍地。

此处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并不是很适合种水稻。因此靠河的农田种水稻,离河稍远的就种玉米、大豆、红薯、小麦之类。

村里有成年男子74人,无一例外,全是重刑犯。

他们的老婆则来源复杂,有南洋女子,有日本女子,有印第安土著女子。小孩已经生了一百多个,这里又不用交税,也暂时没爆发战争,多生几个也养得起。平时缺少娱乐活动,天黑之后就只剩下造人运动。

村长叫魏昭南,贪污犯一个,因为文化水平最高,被村民推举为首领。

这里非常民主,大家都是重刑犯,谁还能欺负谁啊?魏昭南平时协调矛盾,都战战兢兢的,贪官面对杀人犯,天生就带着恐惧感。

民兵队长叫田力,在老家当过三年农兵,部队招人时没选上,就跟同乡出海做水手。他带着辛苦攒下的银子,高高兴兴回家,却发现老娘已死,妻子还给他戴了绿帽。

田力怀疑老娘是被狗男女气死的,一怒之下杀了四个人,连奸夫的子女都被他杀了两个。

“全体集合,去码头搬货!”

田力听到钟声,立即在村里吹哨子,把田野里的男人都叫回来。

村里有个大仓库,专用于存储贸易物资。

多余粮食、肉干、咸鱼等等,都可以存在仓库里,并让村长进行登记,作为补给品卖给李铨的船队。全是以物换物,银子拿来没鸟用,捏在手里也花不出去。

“魏村长,田队长,好久不见!”李铨笑着拱手。

魏昭南和田力连忙还礼。

魏昭南问道:“李指挥,这次带了什么新书过来?”

“十几本新书,够你慢慢看的,”李铨笑着说,“工匠发明了新式铸模机和造字炉,朝廷还颁布了通用字号标准,今后的书本报纸会愈发便宜。”

魏昭南感慨:“我大同天朝,真是日新月异啊,可惜我等罪人是难回故土了。”

李铨说道:“你在这里教化蛮夷,未尝不能把美洲也变成华夏。”

“李指挥说得对。”魏昭南勉强挤出笑容。

食盐、棉布、农具、锅盆、笔墨、纸张、书籍、报刊……一件件物品被搬下船,换取这里的粮食、肉干、咸鱼、淡水、瓜果和蔬菜。

物资交换完毕,船员们上岸歇息。

而村民则围在一起,争先恐后去抢报纸。村里三十岁以下的,很多都识得几个字,《大同月报》是他们的最爱,可以知道遥远祖国的新消息。

过去一年的旧报纸,都被李铨带来,瞬间就被瓜分干净。

那些不识字的,也围在旁边傻乐,不时询问报纸上写了什么。

“哈哈哈,朝廷又打胜仗了!”

“这回是打哪个?”

“打漠北蒙古,朝廷出动数十万大军,把漠北和北海全打下来了。费大都督和张大都督,勒石燕然,封狼居胥,班师回朝全部封王。”

“什么?快给我看看!”

魏昭南激动抢过那张报纸,埋头反复阅读好几遍,含泪说道:“超迈汉唐,大同盛世啊!”说着说着,他突然朝西方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刚被流放到美洲时,魏昭南恨死了皇帝。

可随着时间推移,思国情绪发酵,魏昭南又觉得中国的一切都那么美好。皇帝也是好皇帝,是自己错了,自己不该贪污巨款。

除了《大同月报》,市井小报也受追捧。

他们甚至对南京的几大足球队如数家珍,还知道瓦舍、戏园里的当红明星。若是还附带某个明星的画像插图,那份报刊杂志绝对被翻烂,似乎看到了明星画像,他们就真在南京听戏曲观杂技一样。

李铨让人搬来一箱子书籍:“这是最新版的《大同字典》和小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