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第2/8页)

大爷并非故意隐瞒大郎和二郎,只是觉得寒酥此举和求佛没什么区别。

府里的女眷们聚在一起说话,她们派人去打听,听说府里的男人们都过去了,他们有些犹豫。

封锦茵一下子站起来,说:“走啊!干坐着有啥用!”

三夫人有些意外地望着继女,她心里觉得有些欣慰。可是下一刻,她就听见封锦茵嘀嘀咕咕:“二叔出事了咱们都得完蛋。”

三夫人一愣,继而哭笑不得。

一时间,府里但凡是识字的,都聚到了衔山阁。

夜深时,封锦茵甩着发酸的手腕,嘀咕:“到底要抄多少份啊……”

她声音不大,可因为所有人都在埋首抄录,她的话就变得格外清晰。封锦茵抿抿唇。

寒酥道:“至少全京城人手一份。”

至少?众人面面相觑。

·

宫中,万寿宫。

太后常年礼佛,烧着炭火的温暖殿内萦绕着一股檀香。

太后一手支额,满面愁容。

封岌的母亲坐在一旁,正在抄佛经。

太后望着她,愁声道:“曼安,圣上将你召进宫中陪我礼佛,是怕你经不住丧子之痛。”

这话说完,太后自觉皱了眉。当初圣上以太后名义将封岌母亲召进宫中时,确实是担心她经不住丧子之痛。至于如今封岌死而复生被收押在天牢这件事……

这确实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太后叹息,劝说:“虎毒不食子。圣上听说你儿没有死在北齐是欢喜的,只是他不仅是一个父亲,还是一代君王。他不得不顾虑许多。他不会将嘉屹怎么样的,只是敲打而已。”

封岌的母亲这才抬起脸,她静静地望着太后:“虎毒不食子?”

太后脸上一白,紧接着眼睛也跟着一红,她愧疚道:“当初都怪我,我被困在宫中,圣上被逼得没法子,他自小重孝道,他都是为了救我不得不争上一争……”

“三十二年了。”太后热泪盈眶,“你就原谅他吧?他只是……只是想听你一声原谅。”

封岌的母亲移开了视线。曾当她儿媳时,太后待她极好。她从不愿意迁怒于这位经历过苦难的老人家。

“曼安。”太后恳声,“大半辈子过去了,他一直心怀愧疚。他真的很想要你的原谅。”

“原谅?三十二年确实很漫长。”封岌的母亲语气十分平静,“他弃我我可以宽宥,可他对嘉屹做的事情我永不原谅。”

太后还想要劝,封岌的母亲抢先发问:“若是太后经历我所经历,您可会宽宥?”

太后脸色煞白,满肚子的话竟一时噎住,没脸说出来。

封岌的母亲收回目光,继续朝着桌上的佛经。她说:“这些年我一直坚持不见他,不是恨他,而是我怕我会忍不住冲上去与他同归于尽。”

圣上立在门口,听着发妻的话,心里堵得慌。他料定她会恨他,他以为她会声嘶力竭地哭诉,可是没有,她平静地说着不原谅

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这一生都陷在不断地选择中,不管如何选择,他似乎永远都在后悔没有选择另一条路。

圣上转身走出万寿宫,屏退了跟着他的两个小太监,一个人沿着鲜红的宫墙,缓慢往前走。

他派人暗杀封岌是真,可当真封岌死在北齐人的讹传传来时,他心里又忍不住钻心的痛。

封岌回来了,他心中生出强烈的欢喜。正如得到谢曼安有孕、正如他在他母亲肚子里第一次踢他。

他将封岌囚于天牢,是在等。他想要长子跪地表忠心,只要他发誓永远效忠且交上兵权,他这次就留下他的性命……

·

三日后,整个京城人人都在自家院中捡到了为封岌所写的伸冤书。在这份伸冤书上,先写了封岌这十余年的功绩,再写帝王忌惮暗恨赫延王功绩卓然深得民心于北齐境□□杀封岌,封岌侥幸不死归来,又被囚于天牢,饱受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