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第3/4页)

初遇的心动,乃至后来的一次次被她惊艳,还有那些平淡日子里说过的每一句话,她望过来的每一道目光,一遍遍被他回忆。

他不由自主地回忆,他也沉沦于这样一轮又一轮的回忆里。他怕,他怕不这样每晚一遍遍地回忆,终有一日会忘记与她的朝夕。

白日里挥斥方遒的威严主帅,此刻高大的身躯佝偻着蜷缩起来。他怀里抱着一件衣服,这是寒酥给他做的衣服,衣服里缝着她给他求的平安符。

他又开始回忆,回忆寒酥捏着细针缝衣时垂眸的温柔,回忆她站在府门前抬眼望着他说:“去给将军求平安符。”

天亮了。

又是一夜未眠。

当长舟进军帐时,封岌正端正威压地坐在长案后,翻阅着从京中寄来的信件。

“苏将军到了。”长舟禀话。

“进。”

长舟望了封岌一眼,转身出去将苏将军带进来。苏将军主负责粮草,这次押送粮草到埠昌城,临走前他要向封岌询问接下来的粮草需求。

“够了。”封岌打断他的禀话。

苏将军有些没明白:“什么?”

“除夕之前够用。”封岌沉声。

除夕之前?苏将军在心里重复了一遍,被这句话的意思惊住了。最初大军出征前,设想两年内结束战争,最快也要一年半。这并非其他人的设想,而是经过与封岌的商讨,是得到封岌首肯的预备。

现在,封岌说今年除夕前结束战事?

这怎么可能呢?

苏将军离开封岌的军帐时,还在琢磨着。行色匆匆的一队队士兵从他身边经过,苏将军停下脚步若有所思地回望封岌的军帐。

他不得不承认这次大军出征的进程确实比预想得要快,这才几月份?就已经占了埠昌城!

苏将军再仔细回忆,觉察出很多不对劲之处。

以前赫延王从不打无把握的仗,所以他才会几乎战无不胜。而这次出征,他几次调兵遣将出其不意。虽然都取得了胜利,却多次都是兵行险招,用兵之术并非赫延王一惯的风格。

“赫延王好像很急……”苏将军喃喃自语。

不过他很快摇了摇头,笑自己胡思乱想。赫延王如何用兵有什么关系?只要能打胜仗就足够了。

边地的捷报一道道传到京城,京中百姓茶余饭后聚在一起,打听着前线的战事。曾经几乎亡国的痛,让他们深切地恨着北齐人,迫切地想要打败北齐。连连胜利的喜悦,让大荆子民高兴不已。

“我就知道,这一战能胜。你还说赫延王走了步险棋、是臭招!切,就你还敢质疑赫延王的用兵?”

“我认输我认输!我再也不敢质疑赫延王如何调兵了!”

“哈哈这就对了。只要有赫延王,再也不怕贼子踏上咱们的土地!”

“千秋万代才出这么一个神将,真是我大荆之福啊……”

一时间,随着一场场胜仗的消息传回来,整个大荆子民再一次对赫延王歌颂赞扬。

朝中百官心思却各异。

那些主战派扬眉吐气,心里舒坦极了。那些主和派之中又分出了不同的声音,有的庆幸没有打败仗,有的仍旧担心不能善终,还有的坚持认为就算最后取得了胜利也要埋下隐患。

还有一些臣子,他们无所谓战或和,他们誓死效忠皇室,只为赫延王再一次高涨的声势民心而担忧。他们一次次进宫面圣,表达担忧之意。

圣上握着手中的捷报翻看了两遍,才将其放回桌上,心事重重地起身,摆驾去了东宫。

秋日落叶枯黄,赫连珰一身朴素的长衫坐在庭院里,手中握着一卷书册,待圣上走到近处,他才收回神,急忙起身相迎。赫连珰还未跪下,圣上握住他的手臂,阻止他行礼,他偏过头去看向赫连珰手中的书,语气寻常的问:“看的什么书?”

赫连珰回答之后,圣上点点头,在另一个石凳上坐下,说起这本书他是何年读过,如今已经忘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