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2/5页)

虽然造出来了,可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别看如今内河的轮船行驶通畅,可大海的风浪那怎么是运河能比的。

所以那边请求工部再派人过去,甚至还想请求纪炀纪学士去看看。

在他们心中,纪学士是无所不能的。

心里有轮船的概念,跟从有到无来造,确实有很大不同。

纪炀开口道:“要不然我们去海边看看?”

林婉芸抬头,纪晴林也看向他。

母女两人这眼神,还用回答吗。

她们俩的答案是可以!

“听说海里有珍珠,我可以捞珍珠吗?”

“你可以帮忙珍珠养殖。”

“那贝壳呢!”

“做风铃。”

“大海!”

“大海倒是可以看看。”

看着小晴林跟相公一问一答,林婉芸恨不得现在就收拾东西。

终于可以出汴京了!

要说在汴京也没什么不好,如今他们身份尊贵,做什么别人只有夸的。

但哪有外面自由啊,而且林婉芸还知道,对海上的事,她相公似乎格外看重,甚至屡次说过,别看海边是天然防御,也可能是天然突破口。

这点很多人都不在意。

毕竟哪有人能带着人通过茫茫大海来攻打强大的承平国。

谁信啊。

顶多是小股贼寇,没什么好担心的。

她相公却屡次皱眉。

那会她就知道,纪炀迟早会去看看海边几个州府。

不过纪炀道:“那你在国子监?”

林婉芸笑:“我还在乎这个?再说我这身本事,那是假的?”

也是,以婉芸的医术,天下谁人不求着她看诊。

但他们一家人达成一致不行。

纪炀还是要看看外面的意思。

准确说皇上的意思。

去房桦府之前,把手头的事处理一下再说。

现在是泰安四年的年底,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他要在年前把所有事情处理完,争取年后出发。

海边,不管是前世,还是这辈子武侯唯一失利的地方,都让他有足够的理由过去。

手头的事,基本是工部各部的研究还要继续。

从基础建设开始,一点点改变这个国家。

工部的尚书田兴志,完全可以胜任。

然后还是各处官学跟农田,这些年依靠不错的财力,新开设的官学很不少,必须要稳住他们。

不过有韩家在,他自然是不担心的。

韩家丧归丧,跑路归跑路。

但如今这种时间,正是他们发力的时候。

更别说许多不出世的世家,也被他扒拉来不少。

报纸那边,自然还是晁盛辉跟映月郡主夫妇两个,说起来映月如今在管着宗正寺,就是管宗室的地方,估计她是头一个女子作为宗正的主要官员。

虽然主事官还不是她,但靠着平王的关系,再有她自己本事,跟当初闹事的时候作为劝诫一方,在皇上那是有些体面。

井旭就不说了,他祖父去年去世,在家守孝一年,不过身上的在兵部的差事并未卸任。

他管着粮草,祖父去世只用守孝一年,明年年中就会继续上任。

颜海青倒是回来了,不过只是回来述职,很快就会继续外放。

不在外历练几年,很难升任高位。

纪炀自己这个,当然不一样,不能放在一块说。

唯独剩下的良种司,算是纪炀一手成立,还是如今户部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之前负责的叶锡元还在外放,林启在翰林院。

这个位置竟然直接空置。

不过纪炀不打算直接推荐人选,如此要职,还是让皇上任命,否则其他人又要说他任人唯亲。

纪炀刚想到还在礼部的玉敬泉,不过还是别说了,省得给他和玉敬泉都带来麻烦。

跟着纪炀的官员小吏们,忽然感觉到一阵压力。

他们大人怎么回事,今年火车造好之后,加上边关大捷,他都很放松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