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3/6页)

北面被汴京杜家接手的屯青崖,又有派过去的新知府合力,再加上去年关市税偏向他们一些。

屯青崖已经被正式接手,卒伍已经被清查得差不多了,吃空饷确实很严重,地方的粮仓也空得差不多。

怪不得北面的“邻居”们敢对他们虎视眈眈。

杜家除了杜老将军之外,自己的儿子,以及两个孙儿也被带过去。

这才能迅速掌握情况,奏报里的详细经过,虽然没有纪炀在灌江府那般惊心动魄,可也是动了刀剑。

但想想杜家带回去的火炮,那什么刀剑都要变钝。

这算个好消息,留在屯青崖的前指挥使见此,就算再不甘愿,也没了翻身的可能。

谁能想到天降个纪炀,做出火炮这种改变战场的东西?

其他益宁府等地,已经按照要求开始修官道跟驿馆。

再有更多的粮食收获情况也传了过来。

江南江西一带比之汴京更适合种稻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送到那边的稻子,江南江西当中,除了最让人震惊的一亩七百斤之外,其他的产量基本都在五百五十斤往上。

这大大出乎众人的预料。

有些地方甚至能稳定六百斤。

仔细调查之后发现,除了良种的缘故,自然还有土化肥的推广,再有这些年里各处兴修水利的原因。

以后良种稳定适应之后,估计一亩七百斤不再让人震惊,而是属于平常。

这更是那些豪强大户们急着要良种的根由。

越是这种时候,纪炀越是不松懈。

不过还是有个消息,是能高兴的。

那就是正月二十六,玉敬泉就要到汴京了!

虽说他要先到吏部述职,但接下来肯定要来跟纪炀见面。

当初的,玉敬泉,凌俊鹏,卫蓝,那都是跟着他的人。

那时候为了他们更好的前程,纪炀只能让他们离开,但要说官场上的情谊,自然跟他们最是深厚。

算起来也有三四年没见了?

凌俊鹏自然还在做指挥使,只是不在灌江府,去了别处换防。

卫蓝则留在灌江府做捕头。

几人经常通信,对彼此近况都了解。

但通信跟见面还是不同,纪炀早早让人准备好院子,只等着玉敬泉过来。

别管背后的人为什么让他来,来就来了,至少升官了?

纪炀想的一直很开。

等见到玉敬泉的时候,见他依旧精神奕奕,别看五十多,但头发没几根白的,见到纪炀头一句便是:“知县大人,许久不见。”

在玉敬泉他们心里,纪炀还是那个知县大人,带着他们致富的知县大人。

不过以前带着县里,带着灌江府致富,现在是带着天下百姓一起。

纪炀也笑,听这个称呼反而还挺踏实。

韩潇自然也过来了,韩潇跟玉敬泉关系一直算不错。

当初纪炀“坑”他做事的事,玉敬泉总是在帮忙。

众人叙旧,最后自然又聊到背后让他带过来之人,纪炀心中已经有数,此刻并未说出来。

朝中翻来覆去,不就那几个老熟人。

等聊到应对之策。

纪炀只笑:“等着吧,今年暖冬之象到底有个什么结果。”

说到底,他们靠天吃饭,那些人也靠天闹事。

天到底给个什么情况不好说,但纪炀是不怕的。

玉敬泉摸摸自己胡子,笑着道:“放心,纪大人的能力,大家还不知道?”

“而且我从下面过来,路过的中原各地已经做好准备,纵然真的发生个最差的结果,咱们算是有准备。”

最差的结果,无非是蝗灾。

但时间进到二月,天气的异常似乎比想象中更要夸张。

进到二月,春雨只下了一两场,每场都不大。

到了三月,倒是有场暴雨,除此之外,连片乌云都没有。

此时,中原田地全都靠平时兴修的水利设施灌溉,可到底有顾及不了的地方,今年纵然种了良种的地方,麦子也是干瘪干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