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3/5页)

“杜家,穆家,皆是骁勇善战之家,不若从这两户选出一人去做屯青崖的监军,带京都十万禁军前去一点点换防。”纪炀继续道,“他们两家摩拳擦掌,明显早有想法。”

哪个武将不想立军功。

最早宫宴那天出事,有些人是看到危机。

像杜家,穆家,却看到转机。

所以他们在接下来的春狩上十分卖力,就是为了入皇上的眼。

徐九祥被纪炀一点,立刻醒悟过来。

对啊。

那次是出事,但也代表他们有机可乘。

至于派监军过去,他更是名正言顺。

有当众挑衅君王的胆子,就要有承受雷霆之怒的准备。

他是错了,但屯青崖指挥使更是大错特错。

最近一段时间,屯青崖就是杀鸡儆猴的那只猴子!

什么危机,什么错处,什么危难。

不过是能握在手里的势而已。

纪炀见徐九祥已经完全明白过来,倒是笑笑。

看来接下来的事,便不用他来说了。

少年皇帝第一次让下面臣子感受他的真正威严,他再插手,那便画蛇添足了。

接下来这几日,纪炀便看到几个指挥使频频去皇宫,甚至还想登自己门,可惜他怎么可能私下再跟他们见面。

顶多皇上召见的时候一起听听,剩下的时间还不如自家带孩子呢。

现在闺女小晴林快七个月,正是可爱的时候。

他虽不刻意去听,但对指挥使们的态度了如指掌。

益宁府指挥使,房桦府指挥使,合力将屯青崖指挥使让他们一起京城的事说出去。

不仅如此,更是向皇上表忠心。

虽然信件没拿出来,可说得信誓旦旦。

徐九祥自然装作相信,却对朝廷能给的好处只字不提。

屯青崖指挥使则备受冷遇,就在屯青崖指挥使想要发狠的时候,大不了直接回屯青崖,管这些破地方。

可他又听闻在春狩场上大放异彩的杜家,穆家在练习火器使用。

不是自己使用那种。

而是在战场上的使用。

如何攻城,如何对敌,如何在战场上发挥更大作用。

纪炀更是频频过去指点。

他对热武器的使用很有心得,甚至在这东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形成章法。

有武器,跟会使用武器,再跟精通武器的各种操作,那是完全三种境界。

谁也不能说拿到武器之后,便有相应的实战方法。

纪炀有。

纪炀把队伍分成步兵拿枪的,专门负责火炮的,专门负责地雷,专门负责手榴弹的。

根据这些人的特长来做。

具体怎么打,几个指挥使肯定打听不出来。

他们只知道杜家,穆家的人,甚至他们家长辈,对纪炀佩服的都是五体投地。

他们现在逢人就夸纪炀厉害。

怎么个厉害法?

这是绝口不说的。

他们两家比这要去取代屯青崖指挥使,谁会在这个时候出岔子。

只能说,纪炀那种,进攻的时候让手榴弹洗地,火炮犁地,以及再扫视子弹的做法,实在太过震撼人心。

这证明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用打。

后撤也没关系,在后撤的时候埋好地雷,追兵是别想活命的。

攻城的方法,占领营地的方法。

都让这两家人倒吸口凉气。

这样的人才,当什么翰林!就应该当武将!开疆扩土!

这才是真男儿!

一听这话,文官们投来注视目光。

你们醒醒,他是翰林院的文学士,你们忘了吗。

不要以为指点了你们几次,他就成武将了,不可能的。

汴京官员能这样轻松,都是因为他们发现年轻的皇帝,已经可以轻易压制那几个指挥使。

虽说是纪炀创造了所有条件,让皇上可以自如指挥。

但这种氛围还是让所有人高兴。

边关稳定了,朝中就能稳定,这谁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