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4/6页)

好好的,你们一定要惹事是吧。

不说那些贫家学生,就说各地官学的夫子,给他们提高待遇有那么难?

又不让国子监出钱,只是各地的学田分一些出来而已。

各地官学经历这事之后,自然对纪炀有了好感,之前那么多抹黑他的话,也比不上纪炀为他们争取待遇来的好。

至于国子监内的竞争,他们自然而然站在韩家跟纪炀娘子林婉芸这边。

现在都盼着纪炀能考出个好成绩。

好让这件事尽快落实,等到明年,明年各地官学开学,就能多收有才学有天赋的贫家子弟,还能提高各地夫子待遇。

十二月十五。

都在等着这个日子!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太子派出去的官员们已经到了承平国各地,陆陆续续统计名单,准备科考。

考试的题目一共一百道,全都放在竹简里面,竹简一经破坏便会作废无用。

到考试的当天抽取十道出来,立刻考试。

所以全国各地的考题基本都不一样。

防止了作弊的可能。

被太子亲自点名下去的官员,正想借着这件事在太子面前露脸,也会竭尽全力办好,更会暗地里整理各地的情况,好报告给太子殿下。

各地的官员全都叫苦不迭。

国子监!

你们自己惹得祸事,连累我们快过年的时候迎来钦差。

想收拾纪炀你自己来啊。

连累我们干什么。

随着科考越来越近,对国子监,以及文家为首世家不满声音越来越多。

特殊的考生们不满,当初给你们的银子都白用了吗。

各地官员不满,谁想平白找来汴京来的钦差。

持续放血的家族不满,让利给百姓已经有半年时间,你们那些事到底做好了没。

但如今已经僵持在这,文家跟国子监更是被纪炀架起来,进退两难。

本该是纪炀面对的难题,如今变得他们满头包。

而削弱他们的实力,又是皇上想看到的。

皇上不需要庞大的世家来拖他儿子的后腿,纪炀这么做,很合他心意。

既能让世家放血,还能让百姓安稳。

是求之不得的局面。

皇上都不会让他们轻易停手。

文学士反应过来,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把文家处在什么样的境地。

他一直以来,既不跟宗室为伍,也不跟林家掺和。

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行,皇上的命令当然听,却不会像林家那样热衷。

他以为自己把两者的平衡把握得很好。

可突然来了个打破僵局的纪炀。

借着园子的事收拾了宗室,又因为宗室的蛮横彻底被打压。

林家此时还不冒头,他们就像现在太子身边的金家。

但林家又确确实实是纪炀的靠山。

所以无形之中,他这个不依靠皇上的文家,成了孤岛。

他带领着其他高傲的世家,依旧看不清形势,接着国子监的手来跟纪炀抗衡。

原本以为只是个纪炀,纵然他再聪明,根基却浅。

谁想到他依靠极浅的根基,另辟蹊径让文家陷入他所设的泥潭当中。

现在想来,韩家七月到汴京时,为的就是给纪炀洗刷名声。

可他任由文家一众世家高调行事,又把不愿意做官的韩家安排到国子监。

那时候的纪炀看似被打压,其实暗地里已经在反攻。

直到十月十五朝会。

纪炀亮出他早就磨好的武器,再利用对在场所有人心思的拿捏。

成功将世家,国子监全都埋在泥潭里。

前有无数声音怨声载道,后有给百姓让利持续放血。

纪炀轻轻巧巧,让世家陷入沼泽。

很明显,他没觉得这损伤到世家的根基,可前面提起的改革国子监,自然是一把利刃。

他在党争。

他同时也在做事。

并没有把时间浪费到朝堂漫长无休止的争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