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3/5页)

左县右县做的日常用品。

零零碎碎的,都是关市上必买的物件。

灌江府下面县城早在半年前就得了灌江城的消息,让他们组织生产,说年末再开放关市。

如今兑现诺言,不知多少百姓喜笑颜开。

种地有了保障,余下还能做手工补贴。

他们都知道自家知府大人是厉害的,可没想到头一年都得了好。

东西陆陆续续都往太新县运。

太新县的靖临关,定江关,两个关口都开放了,今年的货物多,两个关口都开,不容易堵塞。

以前送到靖临关外就好,今年要多走一段路,送到古博城里。

古博城,作为前朝就交易的大城,同样能肩负起交易的重任。

远远看过去,那交易队伍好几里地。

不过关外部落小国听到开关市的事,第一反应是,绝对不去你们承平国境内交易。

只能在古博城外的缓冲地谈买卖。

往年那地方开放给普通百姓跟商户,部落跟小国则进到承平国营帐来谈,算是表示优待。

可今年他们都不要这份优待,一定要在空旷地方交易。

原因自然是去年的心理阴影,生怕他们哪点得罪承平国,跟古博城王室一样,直接被拘禁起来。

虽说时间过去一年,但留下的威慑依旧存在。

纪炀自然不介意,吴将军,韩潇也不介意。

但今年古博城前面的缓冲地则被建设得极大,工部的官员们,甚至放弃里面城墙测量。而专门去缓冲地扎了几处木桩,说以后要在这附近修水渠,修道路,这样更方便以后关市交易。

虽说这些都是无主的地。

但直接安了木桩,还要修路修水渠,就变成实质控制的地方。

吴将军他们怎么可能反对。

那提议在关外缓冲地交易的部落小国一下子傻眼。

可这会也不好反驳。

自己提的意见,只能自己咽下去。

谁能想到如今灌江府的知府这么无赖?

如果他们要跟韩潇讨论纪炀有多无赖这件事,说不定还能找到共同话题?

这次的关市,在太新县做后勤,古博城主导,以及吴将军守卫的情况下,进行的还是非常顺利。

一年的货物卖出,关市税比之前二十七万多了不少,将近六十万的税款运到灌江城已经是十二月下旬。

可关市税刚到,宗室的信件也发过来,以梁王为首,还有几个德高望重的宗室,都在询问今年的关市税能不能提前送到汴京。

实在不行,正月送到也行。

说是过年宗室用度紧张,很需要这笔钱。

六十万两的关市税,赶在大冬天,送到你们口袋?让他们享乐?

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纪炀自然不肯。

但宗室过问,确实是正当名目,就连皇帝都不能阻止。

毕竟关市税向来用于宗室,甚至写在律法当中。

前面的二十七万关税送到汴京后,皇帝好一阵周旋,算是只给他们几万两,已经引起强烈不满。

去年关市之后立刻开战,银钱用于灌江府建设,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今年这银钱,他们早早已经看过来了。

可惜,在纪炀手里的关市税,基本不可能给到他们。

城墙还没修好,古博城还未加固,平整缓冲地的土地都需要人手银钱,他不可能送回去。

纪炀收到信,洋洋洒洒写了篇文书回去。

正月里收到税钱是别想了。

但收个解释还行。

什么这些钱要用来修筑城墙,加固古博城,这样才能让关市更加畅通。

等加固之后,一年四次关市,每年都能如此,还不会有税银被抢的风险,更能跟远处的西方国家做交易。

他们那边的珍贵香料,难道你们不想要?

建立稳定的交易渠道,难道不好?

如果觉得好,那就等等。

这钱请求陛下同意,让他们修建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