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3/9页)

能被皇帝派来的内官,自然忠心耿耿,此刻听着纪炀说话,怎么听都觉得好听。

“好好好,陛下可是十分挂念你们,还怕你们在此地不习惯,方才放在衙门的,都是汴京特产。你跟你家娘子定然会喜欢。”

听内官这么说,纪炀挑眉:“我是喜欢,我家娘子在扬州长大,还请陛下赐些扬州的特产才好。”

内官忍不住又笑,指着纪炀道:“你呀,果然名不虚传。”

两人说家常一般,听得周围人面面相觑,特别是太新县人士。

他们知县大人,真的不同旁人啊。

内官又道:“侯爷家孙儿井旭井少爷,如今已经在兵部任职,虽说是个随从小官,但他做得不错,不过还有件事,倒是不好。”

纪炀看过去,只听内官低声道:“你家庶弟纪驰,今年又没中,听说家里十分生气,让他继续闭门苦读。”

纪炀笑:“他才多大,考不中很正常。”

内官说着这事不好,其实也是笑着讲的,可见知道他们家实际情况。

这会讲对方的倒霉事,只是主动拉近距离。

“是年岁小,但两次不中,也就没有当初天才的称号了。”

纪炀还在汴京的时候,那庶弟何等风光。

十四岁中举,所以让他侧室母亲有扶正的可能。

四五年过去,虽然年岁还不大,但想要压制他嫡长兄,这就难了。

以纪炀现在的功绩,就算三年后他庶弟高中,那也要屈居在他下面。

内官说这话,自然让纪炀安心办差,汴京那边不会出问题。

两人笑眯眯带着封赏队伍缓缓前行。

此刻的定江关早已得到消息。

整个定江关都有些沸腾。

封赏?

给他们指挥使的?

二十七年时间,几乎不闻不问。

现在给封赏?

定江关一千将士简直不敢相信。

听着斥候一点点报告,说是封赏队伍越来越近,还抬着数不清的赏赐。

吴指挥使皱眉,他怎么也想不到,纪炀所说的竟然是这件事。

纪炀说,找到合适的时机,裴又锋肯定会同意放弃私兵,进到军营,甚至没有正式官职也行。

当时吴指挥使还不太相信,但现在却不同。

他好像知道,纪炀怎么“引诱”裴又锋上钩了。

但竟然是这种方法?

给他封赏?

不对,明明是给他封赏的时候,顺便解决裴又锋的事。

即使吴指挥使再不乐观,也知道纪炀为了请封的事,肯定忙了许久。

甚至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着手在办。

在定江关二十七年,吴指挥使以为,他这辈子就这样了。

纵然当一辈子指挥使,他心里也觉得自己是英雄。

那些虚名对他来说无所谓。

可真到这种时候。

其实还是有点在乎的。

吴指挥使的副将开口道:“指挥使,您要不要刮一下胡子!那可是封赏!说不定还能升官!”

“去去去,什么笨驴,给点封赏就行了,还惦记升官?”吴指挥使摸摸络腮胡,“来,给胡子梳洗一下,算是对得起他们。”

副将其实看出指挥使的紧张。

谁努力不想看到成果,谁守边的时候不想要那份荣誉?

这并不是说他们不伟大。

而是任何努力都想得到称赞,这是人之常情。

不用吴指挥使吩咐,边关上下抱着说不清的心情开始收拾道路跟营地,以迎接封赏队伍。

吴指挥使梳洗好胡子,站在边关往外看了许久。

二十七年,这会竟然也说不出是什么心情。

要说什么封赏有多重要,不如说朝廷终于看到他们更为重要。

他们这些人的坚守,终于在二十多年后被看到。

这种嘉奖来得太迟,他现在也不能释怀。

可总归是来了,总归没有像那些白头兵一样,没有成为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