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5页)

那家还有几个孩童,大人他不管,让几个孩子去王家宅子吃饭,那边他会付钱。

现在王家宅子剩下三个院子都空了出来,但滕显那个院子显然不动,剩下的则让王家汉子收拾好,过来的流民们,十四岁以下的孩子每日可以去那吃两顿饭。

大人全靠村里施粥,等有些气力了,可以去南边修官道挣钱,或者去东边修运河。

如果身上有银钱傍身,也可以直接寻荒地开耕。

这家人发现,扶江县好像早就做好准备,无论是要定居的,还是在此处落脚再去常华县的,各自都有安排。

只要把人数名目说清楚,再看看身份证明没错,这边都不会为难。

各村的里长也做好接他们的准备,虽说再多的帮助没有,可能有个临时落脚的地方,有口粥喝,这就可以了。

倒是孩子们过得更好点,一天能去那边吃两顿饭。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对孩子们好,比对他们好还重要,自然无有不应。

县衙的人也觉得他们可怜,不过还是道:“幸好是今年过来,若是之前的话,咱们扶江县自顾不暇,哪有功夫管他们。”

这倒是真的,扶江县五个村,这两年才慢慢有余粮。

算下来,凌家湖最富,其次上集村,然后是修了官道的玉家湖,最后则是马家湾跟三江村。

这次施粥也是前面两个村子出力更多。

换了旁的知县,下令让他们出力帮忙,估计都会有怨言。

可纪炀在扶江县地位不同,他说什么便是什么,纪炀要是个独断专行的人,只怕这里早成为他的一言堂。

当然,纪炀计算过不会影响他们生活,而且大头都是扶江县衙出。

虽说玉县丞总抱怨账目银钱不多,但化肥作坊跟葫芦作坊经营得那样好,又怎么会真的穷到揭不开锅。

纪炀心道,他可是经过精密计算的!

虽然总是在踩预算钢丝!

但真的不会影响财政!

只会影响玉县丞的血压!

从三月中旬到四月,来扶江县的流民已经近百人,五个村子里都有帮忙,有些动作快的流民已经养好身体,开始耕田了。

只是他们用耕牛,必须有本地人跟着。

谁让耕牛是贵重物件。

这样一来二去,难免有些矛盾。

三月初的时候,他们就因为耕牛打过一架,那会被纪炀压住了。

现在流民越来越多,凌县尉两三天都能处理一起事件。

不过都在预料之中,捕快们加紧巡逻就好。

纪炀那边也知道潞州到底发生了什么。

之前让捕快去潞州送信,他看出潞州有事发生,却没有及时查清,纪炀随后便派人去看看。

如今得了消息回来。

这个名叫丘益川小吏素来机灵,他过去一趟,不仅把前因后果打探清楚,还把结果也带回来了。

前段时间捕快去潞州送信,说觉得潞州奇怪。

原来也是因为凉西州雪灾之后又加派引起。

那凉西州的知州明知有几个县雪灾严重,却不赈灾,甚至把事情瞒下,朝廷那边不知道自然也没决议。

原本以为这事已经被捂下,等百姓恢复生计即可。

谁料隔壁灌江府有人起兵造反,朝廷在不止雪灾的情况下,让他们凉西州征兵。

好在征兵令没正式下来,来传召的官员察觉不对劲,这才知道冬天凉西州四五个县全都受灾,最严重的东津坝死了三四百人,两三万人出逃凉西州,受灾总人数超七万。

而且还不准灾民进城,连施粥也草草了事。

传召官假装不知道,其实出了凉西州便派快马回汴京禀告。

汴京那边震怒,下令处理此事,并让潞州知州协并管理凉西州,即可去凉西州坐镇,还加封了官衔,跟朝廷派下来的大臣一同料理此事。

所以潞州那边才有变动,估计是他们知州在交代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