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8页)

谁让在没有汽车火车高铁这种大杀器之前,水路是出行运货最方便舒适还不容易有损耗的方式。

所以每朝每代,多多少少都会修运河。

当然像杨广那样召集五百万劳工,花费六年时间,一口气修两千七百公里的帝王还是少见。

虽说后世有人评价这位帝王残暴,可他修建的京杭大运河至今还在使用,到了现代还有些河段仍然在通航。

不管他的真实想法如何,可运河到底是好的。

由此可见,运河在整个国家的作用有多大。

四五十年前,承平国也大肆修建运河,潞州这边也不例外,只是修运河一要人,二要钱。

当时潞州知州主持修建潞州境内连接苏杭运河之时,跟沿途各地说好,潞州城出一半,当地出一半,由此共同修建。

只是商议到扶江县时,扶江县位置属于运河沿途修不修都行的地方,有他没他都一样。

再加上没钱没人,规划的时候便省下这段。

让运河直接从东边的常华县直接拐到南边另一个县城,扶江县跟运河修建失之交臂。

可就是差这么一点。

原本都是一样的穷乡,有了运河之后是四五十年后,常华县人口一跃近三万,扶江县人口还不到两千。

也就是纪炀接手一年左右,人口多了几十,已经是近些年发展快的。

常华县,扶江县这两个邻居县城,差距就是从运河开始。

当年的扶江县知县早已不知去向,不知道他要是看到这一幕,会不会觉得心里不好受。

这会纪炀提起运河,常华县知县魏大人自然点头。

他说的确实没错。

如果当时扶江县也有运河,日子不至于这样苦。

但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再想也晚了。

等会,不是在说化肥吗,怎么扯到运河了?

下一刻魏大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只听扶江县知县纪炀道:“如果能重修运河,那就好了,连化肥送到常华县都能节省时间,价格肯定会更便宜。”

这句话说完,衙门所有人全都看向纪炀。

常华县魏大人跟小吏们齐刷刷盯着他,扶江县在旁边跟着的玉县丞两个捕快也同时盯过来。

所有人只有一个想法。

他们没听错?!

纪知县在说什么?

重修运河?!

还跟化肥扯到一起?

难不成他们常华县为了化肥能够便宜,就给你们扶江县修运河?

这不是天大的笑话。

做梦都没那么好的啊。

他们就算买高价化肥,也不可能给你出修运河的钱。

这是听错了吧?

肯定是!

谁料扶江县知县语不惊人死不休,又道:“方才魏大人也说了,两个县之间的距离不过五十里,算是多出来的路程,直接把运河修到扶江县城,也不到一百里。召集五千人,不到一年便能完工。”

“临近常华县的凌家湖,玉家湖,这里的湖水也是运河的水从地下渗透,其实很好挖的。”

“停,停一下。”魏大人直接打断纪炀的话,近乎嘲讽道,“纪大人,我好像还没答应吧?”

“不过是让化肥降价,值得我同你多修段运河?”

“你是不是吃醉了酒还没睡醒?”

旁边常华县小吏们哄然大笑。

修运河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足够买多少化肥了?

扶江县知县当然是冤大头吗?

竟在这痴人说梦。

纪炀也不恼怒,反而笑道:“一时看来是亏的,但长久算下来,总是划算。”

他这话一说,众人倒不笑了,只觉得纪炀是不是疯了。

魏大人往后稍靠椅背,如数家珍道:“既然纪大人如此说,本官便教教你。”

“想要修运河,需有人,如今陛下轻徭薄赋,不许官员私征徭役,放在更偏远的地方或许没人管,但这是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