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4/5页)

现在五个村子里,两个村都在挣钱,另外三个村自然眼红,只有玉家湖眼红之余还有些后怕。

只怕玉县丞会报复他们。

好在玉家湖还有几家之前帮扶过玉县丞老母亲跟妻儿,现在还当亲戚走动,大家也盼着能缓和关系。

纪炀听着,算是从江小子口中又知道这些内情。

没想到玉县丞身上还有这种事。

不过也是,在这种穷乡僻壤还能习字记账,当上县丞,必然有些坎坷。

听过之后,纪炀看向江小子,开口道:“之前让你写的大字呢?又忘了?”

江小子立刻后退:“知县大人,您不能听完八卦就问我要作业吧?”

如今江小子长高不少,看着更皮实了。

纪炀摇头道:“快写,不写不准吃饭。”

竟然这样?江小子倒也不烦写字,可不吃饭不行!听听都不行!

知道这些过往,对纪炀来说也更好处理各自的关系,不过他相信以玉县丞的聪明,也不会做什么公报私仇的事。

所以这事听过也就听过了。

如今两个作坊都算平稳发展,除了葫芦作坊竟然意外发展到扬州之外,其他都挺好的。

化肥那边也因为春耕即将到来,整个村子无论男女老幼,都在努力做事,在凌里长带领下分工合作,准备好春耕用的化肥。

这次的化肥还跟之前一样,各村去找里长报数量拿到批条,这次的批条在今年年底十二月前还钱即可。

每次纪炀给出的偿还时间都很宽松,说是无息贷款也不为过。

有之前的经验,各村自然有条不紊进行,提到这事无不夸赞,但纪炀明显发现,这次来预支化肥的门户少了一些,估计是春天的豌豆已经收获卖出,手里有余钱的。

今年扶江县的豌豆跟白菜一样,长得十分饱满,还是隔壁县菜贩裘冬欣过来收购,各家也都熟悉,自然也卖给他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裘冬欣收购春季豌豆之后,也拐到凌家湖买了三百斤化肥。

纪炀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好东西都不用宣传,自然有人登门。

只是裘冬欣买化肥的时候有些肉疼,一斤三文钱呢!想到大舅兄是扶江县的人,所以一斤才一文钱,差了三倍!

可扶江县各家购买化肥都要登记,谁家若是多买不少,那是要额外问原因的。

负责化肥作坊的凌县尉其实有些不懂,想了许久才问道:“知县大人,要各村买化肥登记,您这么做,是不是害怕村民倒卖化肥?”

村民用一文钱的价格买到手,再以两文钱价格卖给外乡人,从中赚差价?

纪炀笑着点头,却又摇头:“是,也不是。”

“反正化肥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绝对卖得出去。”

凌里长垂手称是,他想那么多干嘛!

反正听知县大人没错!

说话间,县衙那边不远处的牛棚也已经搭建好,足足搭建五十个牛棚,整齐划一地在荒地上排列。

这次的牛棚耗用不少百姓劳役,因活不算重,不少人户都选择劳役偿还批条,所以纪炀干脆放开了建设,连排污槽,喂食的栅栏,全都按照现代建议牛栏建造。

这样的规模跟设计,到了夏天也不会特别污糟。

在牛棚旁边还搭了两间小屋,到时候准备招个看牛棚的人在这,防止有胆大妄为的偷牛。

平时照顾则有县城寡居妇人们来做,化肥批条还尽,以后再照顾就给钱,这活不少人抢着做。

放牛则有县里十几岁的娃娃们来,也能给家里挣点银钱,活也算轻松。

这些东西准备好,已经不能说这里是牛棚了,这跟养牛场差不多。

扶江县许多百姓每每路过这次,就感觉有无尽力气,这以后都是他们使用的!

能不高兴吗!

辛苦准备过后,赶在时节将近。

纪炀带领农人在田地里鞭打土牛,随着一声声鞭响,象征着春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