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3页)

经过三天的春牛市之后,大多数人户买到合心意的耕牛,有两户没买到的,准备去隔壁县的大集市看看。

那群来卖牛的也不生气,还说他们明日同样去隔壁常华县,还可以跟着一起,那边牛市确实大。

卖牛确实不生气,这次来扶江县的收获已经远超从前。

一次卖出去五头小牛犊,还有两头成年耕牛,收获很不错。

卖牛的还道:“今年耕牛价格低些,你们可买对时候了。”

小牛的价格基本在三两银子左右,大的则在八两,其实价格都差不多,卖牛的这么说是让买家们高兴高兴。

纪炀见玉县丞已经登记好,心里默默估算了下,不加上还要去隔壁县买牛的人家。

他们扶江县现在一共五头小牛,七头成年牛。

小牛先不算,要等到明年才能开始干活,七头成年牛平均到每户,那也是四十五户一头牛。

远低于十户一头牛。

想到刚刚他们说,隔壁县平均三户一头牛,听着就让人羡慕到流口水。

不过等到明年小牛长成,扶江县的耕牛情况会好点。

这么看来,耕牛跟不上,其他农具同样跟不上,怪不得他们扶江县荒地那样多。

纪炀看着卖牛的人去休息,点了其中两个人,让他们休息之后来衙门找他。

这话一出,卖牛一行人哪敢走,特别是那两个立刻道:“知县老爷,您有什么吩咐的吗?”

牛贩们面面相觑,两个同行卖牛也给税钱了,好像也没冒犯到这位官老爷吧。

玉县丞见他们会错意,开口道:“你们先去吃饭即可,我们知县大人很随和,只是问几句话。”

话虽这样讲,这两个卖牛的还是不敢走,大多官老爷都怪得很,稍有不顺心,哪有他们的好日子过。

倒是其他人赶紧走开,生怕有什么倒霉事缠上他们,这两个同行可真倒霉。

纪炀见此只能道:“那就先来说事吧。”

纪炀给平安使了个眼色,平安立刻去寻玉县丞的娘子,让她帮忙做顿饭,等谈完事让两个牛贩吃。

其实纪炀说的也简单,那就是衙门也要买牛,只是这价格能不能往下压一压?

两个牛贩一时愣住。

搞半天,您是要买牛啊!

您早说啊!吓得我们这一身冷汗。

纪炀笑:“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说着让牛贩们坐下,继续道:“我准备买十五头大牛,十五头小牛犊。若这样买的话,价格大概多少。”

十五头大牛?十五头小牛?!

牛贩再次愣住,这是,这是要跟官府做买卖了?

他们两个?

为什么啊?

纪炀笑:“方才你们卖牛的时候,态度不错,出的价也算合理,不是个偷奸耍滑的,对耕牛也颇有研究。既如此,把这事交给你们,自然不算什么。”

这下两个牛贩反应过来。

这位知县大人竟是一直在观察他们这群人,从这群人里选中他们两个!

根本不是倒霉事啊!

而是大好事!

可以把耕牛卖给衙门!这不就跟官府搭上关系了?

其中一个赶紧道:“小的对养牛的农户们都熟悉,一定能找到最健康的耕牛。”

另一个也接话:“对,隔壁县不少耕牛都生了小牛犊,现在买最合适了。”

“那边还有从潞州运来的黄牛,最适合耕田用。”

纪炀点头:“你们有门路就好,只要能买来合适的耕牛,银钱不会少你们的。”

两人激动万分,谁能想到本本分分做事,就谈了个大生意!

跟着去隔壁县买耕牛的三江村百姓和玉家湖百姓更没想到,他们同行的牛贩又跟他们一起回扶江县了。

而且赶了三十多头牛过来!

那场面实在壮观,也实在让人想流口水。

这倒不是馋的,谁会舍得吃耕牛,只是觉得如此庞大的耕牛队伍,就是数不清的银钱,数不清的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