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3页)

后世的科学种植技术,能让白菜亩产达到五千斤,再不济也有四千斤,这才是大家熟悉的产量。

科技技术才是发展力啊!

裘冬欣查看各家的白菜,开口道:“今年你们县城白菜收购价,我按照常华县的白菜价格给,你们今年这菜种的太好了!”

裘冬欣已经隐隐从中看出不同,特别是旁边的小知县,瞧着年纪不大,却沉稳得很,听他大舅兄说,这位还是汴京来的,果然不同啊。

他这话说完,就看见扶江县知县朝他微微点头,笑道:“等二月份还可以来我们这收豌豆,今年的豌豆种的也不错。”

裘冬欣怎么也没想到,官老爷竟然说这样接地气的话,让他一时脑热,满口答应下来:“好!就听您的!”

等会,扶江县的豌豆也不多,他这么跑一趟会不会亏啊?

以往的豌豆都是不收的。

但话都说出来了,裘冬欣只能点头答应。

他们的对话让周围百姓听了,心里更是激动,如果常华县的商贩来收豌豆,那明年他们就不用去潞州城了,不仅能省一点路费,还不用去城里跟他们谈价格。

这种东西,还是人家商贩有门路的。

不过说着说着,话题又回到白菜上。

裘冬欣带来的几个人立刻上称装车,装着装着发现,他们今年带了三辆牛车,根本不够拉货的。

扶江县的白菜产了去年的两倍还要多,而且各个白菜都好看,让裘冬欣小心再小心,如此品相的白菜,送到潞州城各大菜馆,都会被抢着要的吧。

裘冬欣还吃了刚下的白菜,只觉得让他们扶江县种下的白菜味道也更好些,也不知道他们知县怎么教的,如果常华县也能学学就好了。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裘冬欣也并未多想,他现在单是给白菜称重,都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还让底下人又去寻了几辆大车,这才勉强够用。

算到最后,今年竟然在扶江县收购了八十多万斤的白菜!还是品相极好的白菜!

裘冬欣也没夸口,真的按常华县的收购价付了银子,也就是一文钱四斤,白菜价格本就低廉,这又是进货价,自然不同。

按往年来说,都是按一文钱五斤来算,这么看来,今年的价格已经很好了。

百姓们本就因为今年产量高开心,如今价格也稍稍上涨,自然没什么说的。

以马同峰家为例,他家种了七亩的白菜,一共产了五千六百多斤,留下自己吃的,卖出去三千斤。

这三千斤得银七百五十文,也就是七钱五分。

按照往年的七亩地白菜来算,顶多产两千七百斤,留下自己吃的,能卖个七百斤就不错了。

那得银多少呢?一百四十文!一钱四分!

就算扣掉七亩地用的化肥一百零五文,那也比往年赚得多几倍!

净赚六钱银子!

对农家人来说,这六钱银子够做很多事了!至少过年时能多吃几口肉。

不止马同峰一家如此,许多人家更是握紧手里的银钱。

还有一家种的地多,甚至比马同峰家赚得还要多,听说接近一两银子了,正张罗着给家里人买新鞋呢,全家老小都买那种!

一时间,全县上下再次兴奋起来,比之前热闹许多倍。

别看现在天气冷了,但大家心都是热的。

所以从常华县随行的货商人有点懵,他带来的东西全都被买完了!连根头绳都没剩!

以往在扶江县卖得最差的胭脂水粉,现在都被抢购一空,以往扶江县的人哪舍得买这些啊。

这货商也不迟疑,直接道:“你们等着,过两天我再来一趟!”

赚钱的事谁动作不快?

赶来买东西的扶江县百姓们笑呵呵道:“那快去快回,我们等着呢。”

说着,两手空空,荷包满满的货商,直接先一步离开,根本不等赶着五辆大车白菜的裘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