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3页)

如果这样的化肥用在庄稼上?

只听周围百姓全都在热烈讨论化肥这东西,最后全都目光闪闪地看向纪炀。

“知县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做化肥。”

“这东西好做吗?贵不贵?我们都能做?”

“要是能用到庄稼上,那明年的收成就好了。”

“一亩地多产个十斤都是好的。”

“五斤就行了!”

纪炀看着大家笑:“会有的,都会有的。”

通过合理运用化肥,再有选用良种,别说十斤了,一亩地多产二十斤都是可以的。

像现代运用技术得当,半亩地芥菜能在六百斤往上,特别优秀的甚至能到八百斤。

别人或许会为这个数字震惊,但他想的却是,这个数字还能提升的空间!他们还能继续增产!

可在场只有纪炀还能如此淡定。

林家大公子也不敢置信地看着地上的芥菜。

他原本以为的增产,也就是几十斤而已,可现在呢?

没用纪炀化肥的菜半亩地一百八十斤,用了的四百斤。

这种对比实在太过强烈,连他都震惊万分。

这里热热闹闹一直到讨论到雨停,似乎还是有说不尽的话,全都拉着纪炀不肯离开。

纪炀自然知无不答。

这本就是他的目的,利用这次试验化肥种植荠菜,从而让扶江县大部分百姓都知道化肥的好处,从而在接下来的种植当中学会用化肥!

到时候田地粮食自然能增产。

也不会再有那种饿到吃不起饭的情况。

整个扶江县也不会这样穷。

雨过天晴,马同峰一家也被捧得要上天一般,其他五家也差不多。

就他们用过化肥,自然要问问他们这化肥的妙处。

整个扶江县因为化肥都活过来一般。

讨论到最后,自然还是夸他们知县的人。

知县大人不过来这两个月时间,就能带来这么好的东西,带来汴京的化肥!

汴京的化肥?

其他人或许不知,但林家大公子却默念两句,他从未在汴京见过这种东西,看来这也是纪炀的说辞。

越看下去,林家大公子心里对纪炀的好感就越多。

看来他之前在汴京的时候确实在藏锋,如此人才,却因为家里内斗而远离他乡,实在是可怜,让他们承平国也平白失去一个人才。

想到当年林家还问过纪家,要不要让纪炀去他家私塾读书,他家私塾在汴京都是有名的。

可纪家以纪炀不听话不想上学为由给拒了,现在想想里面肯定也有猫腻。

在林家大公子还在脑补纪炀多可怜的时候,纪炀笑道:“还请林兄挪步去县衙吧,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等纪炀带着林家人离开,扶江县的人这才议论两句。

那公子跟小姐看起来如此贵气,难道是知县大人在汴京的好友?

看看他知县大人就是厉害,来他们这种穷乡僻壤了,还有朋友主动找过来。

唯独平时沉默的平安有些焦急。

他是从汴京就跟着纪炀的,自然知道林家跟少爷有婚约的事。

别人或许不知,但他却隐隐着急,难道林家来是要跟少爷退婚?

若退婚了,那少爷肯定会被汴京那边再次笑话的。

以前也就罢了,可平安自从跟着少爷到扶江县之后,自然知道少爷的本事,林家这样跟对少爷,也太不公平了。

可平安不知,等纪炀带着林家人在衙门后堂安置好,趁着只有他跟林家大公子在时,主动开口:“林兄此次前来,可是为退婚一事?”

不等林家大公子开口,纪炀立刻道:“当年的婚约也只是我母亲跟你家母亲随后提及,这么多年也做不得数。”

“如今我在远离汴京的千里之外,不知什么年岁才能回京,总不好蹉跎令妹时光。”

“倒也不好耽误林家姑娘,若是退婚,我绝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