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工作室(第2/4页)

心虚和过分在意,都是亏欠带来的连锁表现。

“不提我的事了,你刚才说到哪里,人家师父给了你什么意见来着?”良叔坐直身子,不忘捎上些认真。

许戚顶着这道目光,手指不自觉地拨弄衣角,连小土在脚边绕圈都无心紧张,“他建议我可以考虑开一间自己的工作室。”

这个想法,最开始其实是从贺文诚的嘴里流出来。

那时候他们几个刚刚打完照面,彼此间不熟悉,王崇海分别问他们学摄影想要做什么,记得苗芸说以后想做人像摄影师,谭真真想往时尚艺术领域发展,轮到贺文诚,张口就是开一间摄影工作室,三楼大平层,招上十几个员工,走高端奢华的路线。

当时王崇海摇摇头,说他这样子一看就是三分钟热度,安稳不下来,突然转头看向许戚,说他这种沉静的性格才适合工作室。

许戚愣了一下,自来熟的贺文诚已经搭上他肩膀,笑着说以后开工作室第一个就招他来做摄影师。

话虽然是玩笑,但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许戚思考过,计算过,想着想着,玩笑里也品出一丝淡淡的躁动。

不管是王崇海这个师父,还是身为同行的唐风,对他的评价都很统一——比起人像,许戚更擅长也喜欢拍摄自然风光。

明亮的氛围灯不如夕阳笼罩山头的最后一缕红晕,装饰华丽的背景比不上天然的蓝绿交加。许戚喜欢镜头里真实的风景,他们随处可见,通过光影和构图拥有独一无二的风格,是他记忆里摄影最开始的形状。

杂志封面,雪山壮阔瑰丽的风光永远深刻地印在第一眼。

但是做一个纯粹的风光摄影师是奢侈的选择,需要超乎常人的技术和幸运,还有最现实的财力。许戚思忖很久,想到另一种可能,他想尝试做旅拍。这是这趟延城之旅带给他最大的收获。

“如果失败了,我就安安稳稳地拍摄写真,有什么接什么,攒到足够多的钱,然后再去做其他。”

然后再去谈理想。

工作室是许戚准备留给自己的后路,它没有实体,也不一定需要实体,目前为止,这些都是计划单上未完成的一环。

良叔眼尾的褶皱更深了,层层叠叠裹着清晰而坚定的认可,“你还年轻,有的是试错的机会,别担心结果,放心大胆地做就行了。就算失败,我攒了这么些年养老钱,还有这家照相馆,反正不会让你亏的连裤子都不剩。”

许戚心底融开潺潺的暖意,含在不言中,“我一定好好干,不会让你的养老钱搭进去。”

小土汪汪的吠叫,摇晃尾巴合时宜地表达了自己的附和,许戚第一次忘记惧意,或者说被一扫而空,伸手轻轻碰了下小狗的头。

计划的雏形已经建造,首先要做的就是省钱。毕竟旅拍的路费,失败后工作室的投资,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许戚租下一间更小的房子,麻雀虽小,但可能心境不同,住起来并不觉得哪里被束缚。

贺文诚知道后执意要过来给他庆祝乔迁,这一行人里,只有他保持了从一而终的热情。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席间正聊着,许戚手机的闹钟到点响了起来,贺文诚揉着吃撑的肚子,下意识降低分贝:“电话吗?”

许戚叹了声气:“闹钟,提醒我要去喂狗。”

贺文诚惊讶地四处张望,“你什么时候养狗了?我怎么没有看见。”

“叔叔家里养的狗,他最近几周不在宁城,把狗和店都托给我照看。”

在他的支持下,良叔最后还是和赵光阴提了自己的想法,父子间具体怎么沟通许戚不得而知,但良叔委托他照顾小土和看店的那天心情很好,想必父子之间的嫌隙正随着新生命的出现逐步消散。

许戚由衷地替良叔感到高兴,但一想到每天照看小土的重任来到他肩上,又感觉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