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项羽的毛病(第3/7页)

于是我们看到,他在向刘邦挑战时,是那么地沉不住气:用不着把那么多人拖在战场上,就我们两个打一架算了!这岂非证明他对这场战争早已厌倦,只想早早了结?这也岂非正好证明他对失败早已恐惧,便希望用这种对他来说最为便当也最有把握的方式以求一胜?因此,当他听见四面楚歌时,既不调查也不研究,更不愿动脑筋想一下这是不是敌人的计谋,立即就认定是自己打败了。因为他心理深层早有一个“失败情结”。我甚至相信,他的心底会响起一个声音:“这一天终于来了!这一切终于了结了!”

就在项羽因终于失败而松了一口气时,他那内心深处的、残忍背后的柔情也就升腾起来了。胜负成败、生死存亡已都没有意义,惟一值得牵挂的是骏马名姬。这也是他惟一之所钟情,是他把一生都交给了征战杀戮之后保留下来的一块纯情之地。“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何等地温柔体贴,这是何等地多情缠绵!难怪要“泣数行下”了。据说项羽这个人,是比较容易流泪的。韩信说,他看到手下的将士受伤生病,都要流着眼泪去送汤送饭。但这次,他是为自己。

一个血性男儿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便都在这数行热泪之中了。

项羽确实是很有些儿女情长的,这正是他艺术家气质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甚至还有些婆婆妈妈。韩信说他“言语呕呕”,也就是说话啰嗦、琐碎。我们不难想象他平时在军营里的形象:提着饭篮流着眼泪,拉着伤病将士的手絮絮叨叨地问寒问暖,诉说家常。如果不是韩信亲眼所见亲口所说,一般人很难相信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汉子还会有那么多的温柔和缠绵。

其实项羽的“仁”是敌对双方都公认的。韩信说项羽"恭敬慈爱”,陈平说项羽“恭敬爱人”,高起、王陵则说项羽“仁而爱人”,看法相当一致。对于刘邦,他们的看法也相当一致,那就是简慢无礼,还喜欢侮辱别人。这些话都是当着刘邦的面说的,应该说相当可信。实际上刘邦也正是这样。他喜欢骂人。骂萧何,骂韩信,骂手下所有人。不高兴时骂,高兴了也骂。即便要封人家官爵,也要先骂一句他妈的,活脱脱一副流氓土匪山大王的嘴脸。至于待人接物,治国安邦的各类礼仪,他更是一窍不通,甚至不知礼仪为何物。他极为蔑视厌恶讲礼的儒生,说是一看见他们头上的帽子,就想扯下来当尿壶。儒生名士郦食其(音丽异基)去拜访他,他居然大大咧咧地叉开两腿坐在床上,两膝上耸着让两个女孩子给他洗脚。于是郦食其正色说,足下既然打算诛灭无道的暴秦,就不该这样傲慢无礼地接见老先生。刘邦这才连忙起身,整整衣冠说对不起,然后请郦生上座。萧何向他推荐韩信,讲了一大通道理,他挥挥手说看你萧何面子,就让他当将军好了。萧何说你让他当将军他也会走。刘邦又说,那就当大将军好了,你叫他进来吧!萧何说,你这个人,向来就简慢无礼。如今要拜大将军,怎么就像使唤小孩一样(如呼小儿耳)?怪不得韩信要走了。刘邦这才答应择吉斋戒、设坛具礼。刘邦之无礼,实在和项羽的温情重礼形成鲜明的对照。

这也不奇怪。项羽是贵族,而礼仪恰是贵族必不可少的修养,项羽当然懂得以礼待人和行礼如仪。刘邦是流氓,哪有这份修养?当了公,当了王以后,虽然也逐渐变得人模狗样,但一不小心,还是会露出泼皮本色。未央宫建成后,做了皇帝的刘邦大宴群臣,乘着酒兴,居然对已是太上皇的刘大叔说,老爸呀,过去您老人家总说我无赖,不如二哥会干活,现在您看看,是二哥的产业多,还是我的多?殿上群臣也跟着起哄,山呼万岁,大笑为乐,完全不成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