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3页)

这样一来,就连何太婆也被众人说服了,全金沟就只剩下杨大婆那一家没有电。

通了电之后,兰芝就可以用豆浆机和打米机,他们那边的活顿时轻松了不少。

以前每天老七媳妇和杨大嫂都要推半天石磨,才能将他们需要的豆浆磨出来,现在只要10多分钟,就能打出同样的豆浆,而且还不用洗磨盘,那豆浆机只需要插上电,加入水,几分钟就可以洗得干干净净。

自从那一个晚上之后,沈寄言好似故意没再靠近兰芝了,他正一门心思培养菌种和蘑菇。

有沈寄言这样的专业人员帮忙,兰芝也非常放心把这件事情交给他做,可是她最近有些纠结,不知道那个晚上自己是不是说的太过了。

毕竟像沈寄言这样的天之骄子,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生活中,想必都没有人给过他这样的难堪。

不过细想之下,兰芝很快也释怀了,早点把这些不该有的情愫掐掉也好,免得以后越缠越深,到时候更加不好收场。

没过多久,沈寄言就把蘑菇培养出来了,兰芝这次用的菌种是平菇,算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蘑菇,炸出来非常好吃。

转眼就到了观音菩萨生日的这天,这个信息闭塞的地方的人们都比较迷信,每到观世音菩萨生日的时候,这方圆几十里的几座大寺庙都是人满为患。

兰芝也是相中了这次机会,炸了许多平菇当做新品小零食,让那些小贩拿去庙会卖。

这种机会就是赚钱的时候,往往庙会里的东西比平时要卖的贵一倍,就像后来的景区物价比外面贵一倍一样,这个道理无论在哪个时代好像都是通用的。

那炸平菇确实非常好卖,一是新奇,二是口感不错,有钱的人愿意多掏腰包买这种零嘴。

兰芝和刘二娘已经约好要去省城发展,但是乡下这门生意暂时还是有利可图,兰芝亲自教老七媳妇和杨大嫂,让她们把这些学会,到时候自己做来卖,也能赚不少钱。

她这房子才新修不久,空着也是浪费,兰芝准备到时候给杨大嫂和老七媳妇各一把,她们帮忙看着家,平时可以就在这边做这些小吃卖,还可以兼顾打米生意。

这里虽然家家户户都种水稻,但是整个生产队都没有一台打米机,要用原始的方法把稻谷的壳剥掉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有了打米机,周边的人也可以把稻谷担到她这边来打成米,可以节省不少劳动力和时间。

杨大嫂就在这边打过一次,打出来的米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比他们用舂捣出来的米要干净多了。

最近忙完了这些事,兰芝也终于可以歇一口气,她发现沈寄言最近胃口好像不太好,以前沈寄言怎么说也能吃掉一碗饭,最近却最多只能吃半碗,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精神也大不如从前。

兰芝看在眼里,心中却自责不已,她没想到自己那些话对沈寄言的伤害这么大。

这夏天的天气多雨,今天晚上又淅淅沥沥的下起来,受这种天气影响,兰芝一家晚上也吃得比较早。

沈寄言今晚给几个小孩子放了假,让他们可以尽情的玩一天,三个小孩最近一直在恶补功课,尤其是小梅和小英,她们俩的年纪也大了,所学的知识跟城里的同龄人比起来却差了一大截。

倒也不是她们不够聪慧,而是以前的原主从来没有加过他们,也没想过让他们去上学,所以落下了不少功课。兰芝竟然决定要去城里发展,自然也有考虑到城里的教学比乡下要好的因素,这对几个孩子的未来大有帮助。

不过依照小梅和小英现在的年龄,去城里的话完全跟不上她们的同龄人,所以兰芝才给她们买了很多教材和辅导书,希望她们多看多练,至少差距不要显得那么大。不然就算去了城里,也会打击到她们对学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