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页)

舍不得花钱的就吃没有鸡蛋的,也能填饱肚子。

除了蔬菜蒸糕,蔬菜饼,苏炸丸子,这些小点类的东西也可以当早餐。煎饼果子也不错,薄薄的面皮里可以装很多蔬菜,还可以加蛋加肉,这个地方的人不习惯吃面食,像煎饼果子这类北方的小点市面上还没见有人卖。

煎饼果子在几十年后都还能风靡小吃街,说明这吃法很附和大众口味,就是这里的面粉很难买,价格贵。

不过到时候就把煎饼果子卖贵一点,当做有钱人的小吃,相信那些出得起钱的还是愿意拿钱买。

这种地方没有人卖鏊子,兰芝让那些进城卖小吃的人帮自己买了一只平底锅,这锅做煎饼果子不错,今后也可以用来做点其它饼子。

兰芝把平底锅放在小火炉上,将炉子下面的通风口关小,确保火候不能过烈。待锅底水汽烤干后,便在锅底上抹上一圈菜油。

然后将面糊倒进平底锅,铺满锅底,等上面的面糊凝固有了气泡后,便打鸡蛋糊在面皮上推匀。待到火候差不多了,将面皮翻转过来,抹上麦酱,又把刚才现炸的豆腐丸子夹了两块在上面,放上两片生菜,卷起来出锅,一只煎饼果子就成了。

“来,给你们尝尝。”兰芝把煎饼果子递给燕三娘几人。

众人狼吞虎咽地一人咬一口,无不连声称赞。

“三姐,无论什么东西在你手上都能做成美味。”

“我家老四不吃麦粑,每次煮麦粑都要使性子,下次我也这么做一次,看看他们吃不吃。”杨大嫂道。

“我也说还是兰芝最会想法子,我们家小琴那么挑食的,在她这里就什么都吃,连炒青菜都能吃半碗。”老七媳妇也说,她最近在兰芝这边帮工,杨小琴也在这边跟着吃饭,那小女孩身体长好了不少,脸上都看得到肉了。

兰芝知道杨大嫂说的麦粑,她看老六媳妇那边吃过一次,就是把面粉揉成一团,然后捏成小片煮成一大锅,和刀削面有点类似,但刀削面好歹是一小块一小块,他们的是一大块。

他们那种吃法其实煮一锅还是要花费不少面粉,但最重要的还是味道太淡,不入味,要是舍不得放油,那就跟吃水煮面粉疙瘩差不多,也难怪小孩子不喜欢吃。

点心类的教完了,兰芝又教燕三娘一些好吃、成本又低的菜肴。

燕三娘年轻,脑子也好使,天赋虽不如刘二娘,但对吃惯了粗茶淡饭的人来说,这些新奇菜式绝对可以抓住他们的胃。

刘大鹏跑了几天,把个体户执照也拿到手了,等秧苗插完,他们就正式开业。

兰芝这边的厨房一日日已具模型,老六和其他几个木工帮她把屋梁和屋檐做了,兰芝又去砖瓦厂买了不少青瓦。

还真应了那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没出一个月,兰芝的厨房就已修葺一新。

她是个从几十年后过来的人,非常不习惯黑漆漆的房间,所以这一次她的厨房上安了五六块亮瓦,确保就算是阴雨天气,厨房里的采光也充足。

兰芝这边每天的姜葱蒜花椒香菜等调料用得快,周边也有人开始大面积种这些东西,像小葱这一类长得又快。兰芝这边收的价钱还比蔬菜都高,算下来种上一块土还能卖不少钱。

滩口上那群青年帮兰芝修了厨房,兰芝也信守诺言,教他们制作凉粉。

众人把炉灶移到厨房,没了原本的灶台,又打通了猪圈的一部分,兰芝的厨房现在变得特别宽大亮敞。一群人围在厨房里,满怀期待地等着兰芝教他们做凉粉。

兰芝先倒了一碗淀粉到盆中,又将就那只大碗舀了一碗水,慢慢加到淀粉里,将淀粉搅拌成糊状。随后加了四碗水在锅里,烧开后把糊状淀粉慢慢倒进锅里,一边倒一边搅。

没过一会儿锅里的糊状便沸腾了,兰芝将锅里的糊状物盛到几只铁盆中,让其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