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3页)

兰芝想了想道:“这样厚此薄彼我会得罪一大批客户,不过你们要是到时候把秧苗一并帮我移栽了,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这个好说,就我们几兄弟,绝对帮你把这些活做得妥妥当当。”唐二一听兰芝松口答应,便高兴地爽快应下了。

刘兰芝那四五亩地,他们尽心尽力的话,不出两天就能帮她栽好秧苗。两天时间也耽搁不了他们什么,刘兰芝每次做出来的新品都非常好卖,而且在市面上也卖得起价,这个交易对他们来说绝对超值。

当然,兰芝得了一批免费又尽心的劳动力,和他们也算双赢。

其实早些天刘家也曾开口说帮她做,但兰芝知道刘家虽然人多,现在大鹏两口子在卖豆腐,刘二娘又在她这边做小吃,刘家老三老四还在上学,算下来也只剩刘大爷是个能下地的劳动力。刘家人口多,土地也多,家里还养着猪崽,自己都忙不过来,她怎么好意思让他们帮忙?

至于杨家这几兄弟,找谁都会被杨大婆嫉恨,倒不如找外人。

这几人也都是积极分子,问刘兰芝要了农具,挽起裤腿就下田去了。

老七媳妇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气愤地说了杨大婆很多极品事,她帮不上忙,便把自家的农具和粪桶都拿过来给这些人用。

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是给兰芝这个财神做活,众人都卖力又用心,才一天时间,就帮兰芝把田里的活全部做完了,顺带还帮她把刚出苗的玉米蔬菜等也一并泼了粪。

傍晚收工的时候,唐二好奇道:“刘三娘,你土里种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呀?泥鳅豆我倒是认识,那长得像高粱苗的我就没见过了。”

“那是玉米,等今后长出来,你们就知道了。你们要种的话,一会儿拿点回去种。”

这个地方比较闭塞,蔬菜种类倒是挺多,但玉米在这里还没有得到广泛种植,兰芝也只见过隔壁生产队有一户人家在种。

众人谢过兰芝。

穆五道:“原来那就是玉米,我老丈人那边有人种,不过人家宝贝得跟儿子似的,不肯把种子分享出来。”

“所以说呀,人太小气就赚不了大钱,还是我们三姐脑子灵活,人又大方,这才是能赚大钱的人。”

兰芝淡淡笑了笑,这样的夸奖她每天都要听很多遍,虽说这里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小毛病,但相对来说还是很朴实,给他们一点好,他们也都会记在心上。

他们帮她免费做了一天的活,兰芝晚上也留他们一起吃晚饭,因为人多,兰芝便让刘二娘几人多做了几道菜,有蒜苗回锅肉、炸酥肉、菠菜蛋饼、荤豆花、炝炒青菜、蒸饺等。

虽说现在他们也能赚钱了,但从物质匮乏的饥荒年代过来的人,无论在吃上还是在穿上都舍不得花钱,哪会像兰芝这样顿顿都是丰盛的菜肴。

众人吃得开心,连夸兰芝慷慨大方、刘二娘厨艺了得。兰芝习以为常,倒没觉得什么不好意思,刘二娘却是被他们夸红了脸。

唐二玩笑道:“刘二娘这么贤惠,今后谁要娶了她,简直就是一辈子的福气。你们有兄弟的,家境好人品又好的,可以给我们刘二娘介绍了。”

刘二娘羞恼道:“你们再拿我打趣,我就收了你们的筷子,看你们怎么吃!”

“收了筷子还有五爪,我们就吃手抓饭。”唐二道,众人一阵哄笑。

“可别说,现在想打我们金沟姑娘主意的人家可不少,去给我们大嫂说媒的都比以前多了几倍,刘太爷那边更别说了,门槛都要被那些说媒人给踩断了。”老七媳妇说道。

“七表娘,你也拿我取笑!不和你们聊了,我去灶房吃饭。”刘二娘说完,果真端着饭碗想去灶房。

兰芝这才道:“二妹是个姑娘,脸皮薄,你们就别开她的玩笑了。不过婚姻这种事急不得,她现在才十六岁,自己又有一身手艺,不用怕嫁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