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2页)

兰芝和小梅松土,小英和武雄就拔草,等忙完之后,又将菠菜种子、韭菜种子、生菜和葱等种下,四人两两组成一对浇粪水。

他们花了整整两三天的时间,才将这块土地全部打理出来种上作物。这块地很偏,四周被竹林和房屋围着,他们在这里忙了几天都没有人发觉。

第四天,兰芝的豆芽已经发了一大桶,她打算去供销社卖了换钱买点其他的生活用品。

小梅小英以前被原主限制在家里做农活,连赶集都少有去,要她们带路去找供销社更不可能。武雄是家里男丁,倒是跟着原主和其他的叔伯去赶过集,胆子要大许多,也找得到去乡镇的路。

兰芝就让两姐妹在家里看地,自己和武雄去街上卖豆芽。

她以前看年代文常常看到什么黑市之类的,现在到了这边倒没年代文里那么夸张。城镇里有工作的人的粮食全是由粮站供应的,粮站主要收各类粮食作物,谷物、小麦和豆子之类的。

除了粮食类,蔬菜这些是可以拿到集市上自由买卖,不过像他们这种小地方,大部分人家都是自给自足,买菜的人很少。兰芝问了半天,才得知不少人卖菜是去12井那边的一个石油站井队,那里有钱的工人多,舍得花钱买菜吃。

年代文里的主角们金手指开得大,好似什么都能不费吹灰之力卖掉,兰芝来了这里,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她的豆芽是很好的,但大部分人没怎么吃豆芽,他们都习惯吃家家户户都有的大白菜和莴笋这类蔬菜。

而且因为家家户户都有地,农民自给自足,所以菜价低到无法想象。她起初听武雄说乡下鸡蛋能卖八毛一斤,按照物价换算,一斤蔬菜好歹能卖个七八分或者一毛吧,哪里想到这里的白菜两分一斤,好点的莴笋也才四分钱一斤。

最后兰芝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菜价,对前来讨价还价还犹豫不已的买菜人道:“豆芽无论放在肉汤里、凉拌还是单独炒都很鲜美,两分钱一斤,你们要是不买,那就算了,我拿回去自己慢慢吃。”

其实这些人天天吃白菜莴笋蒜苗之类的,早都吃腻了,圆白菜也是两分钱,豆芽也是两分钱,那还不如买点豆芽回去换个口味。”

兰芝降了价后,大伙儿才你抓一把我称半斤的,没出一会儿,兰芝便把背篓里的豆芽卖完。

她用一斤半豆子,培养出大约20斤豆芽,走五六里路,辛苦背到乡镇上,才赚4毛钱……

兰芝数着兜里那些零碎的老票子,忍不住为自己鞠了一把泪,这日子离发家致富还有天与地的距离。

不过旁边的小反派却欣喜若狂,“妈!我们赚了四毛钱!我们终于有钱了!”

是的,他们终于有钱了,兰芝拿着这四毛钱,跑去供销社买了七两肉、半斤盐碱水以及四颗做工透着廉价感的海椒糖。

前世她闹着减肥的时候总说自己要做个素食主义者,现在真正过上了素食生活,她却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饿了千年的食肉猛兽,能一人吃下一头猪。

杨武雄一路上兴奋得像只聒噪的麻雀,蹦蹦跳跳地叽喳个不停,兰芝跟在他后面,看他活泼开朗的样子,不禁浅笑。

走到一个叫陈湾的地方时,一名头上顶着淡蓝色文字的青年急匆匆招呼他们,“刘三姐,武雄,你们赶紧点回去。”

青年头上的字是“刘大鹏,二十二岁”,看来这个就是武雄经常提起的大鹏哥。

“发生了什么事?”兰芝紧张问道。

“杨小梅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