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4页)

“都没有。”

店内到提车点这一小段距离,琮玉抬头看了乐渊七八次,两点的太阳正大,光很足,风也不小,吹得他头发乱舞,下颌骨被隐于风中,没有被遮挡的鼻梁骨与光圈的碰撞,就像肉眼下的地平线。

一直觉得他是西北的汉子,有时候又隐约发现他身上有跟她一样的都市气息,和其他土生土长在甘西的人不一样,他对北京和上海没任何好感,她偏见地以为,只有在这两个城市待过的人才会有这种情况。

直到前些天,她翻看陆岱川以前写的信,里边提到,陈既生在澳门,母亲是北京人,十六岁那年父母离异,他跟了母亲,投亲迁入北京,同年考入工程大,大二休学入伍,成为一名执行反恐□□等特殊勤务的武警……她终于知道,乐渊确实不是西北人。

陆岱川在信里写,希望十六岁的琮玉也可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坚定地选择。

那天,琮玉格外想家,就没去遛狗,坐在沙发反复地观看动物世界。乐渊回来的比往常都早,坐在餐桌前,陪她看了半宿。

这种时候多了,琮玉渐渐忘记了原先跟乐渊相处的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慢慢没那么清晰了。

每每觉得自己奇怪,她都会问自己,为什么这么信任乐渊,为什么他在身边她就能感受到巨大的安全感?明明从没有一刻把他当成长辈,当成爸爸的同事……

是因为军人的身份吗?

是吧。

就像对陆岱川,不管他之于岗位、人民付出了什么,他永远对不起她和她妈妈,但她还是不远万里来找他泼洒的那掬热血。

她知道,取舍是生存不能避免的问题,如果陆岱川没有选择保护更多人,那未来他的妻女遇难,也不会有人选择保护她们。

但有时候她又会疑惑,她对乐渊的无条件信任真的只是因为军人的身份?

好像有点牵强。

终于走到提车点,乐渊先给琮玉打开副驾驶的车门。

琮玉回了神,利落地上了车,对后上车的乐渊说:“去哪儿?去兜风吗?”

“去车管所上牌。”

“哦。”

车牌由4S店代办,早预约过了,乐渊只需要把车开到车管所,当下就能安装好。

这个过程花费了半个小时,车牌上好,乐渊带琮玉去了商场。

琮玉透过车窗往外看:“你买东西啊?”

“下车。”

琮玉不知道他要干什么,跟着他上了三楼,见他不再往上走,她猜到了,有些阴阳怪气地说:“不是要给我买衣服吧?”

乐渊没说话,走进一间女装店,指着进门模特身上的羽绒服:“拿一个她的号。”

虽然琮玉已经猜到了,但当导购把那件白色的羽绒服递给她,她还是停顿了一下才接过来,走进更衣间。

她有点燥,没立刻换上,看到价签上的两千六,似乎更燥了。

过了会儿,她掀开帘子出来,店里两名导购正围着乐渊介绍其他的款式。

乐渊认真地查看缝在衣服内侧的材质配比,他什么都没问,似乎也没在听导购说话。琮玉看着他,觉得自己像是喝了两杯咖啡,心里空空的,也慌慌的。

她走到乐渊身后,还没说话,乐渊转过身来,把手里的一件短款羽绒服递给她:“试这个。”

琮玉就地换了,导购在旁边一直夸,琮玉难见的没吭声,她很热,商场暖气太足了。

乐渊看她穿着合适,都拿给导购:“这两件。”

“您来这边。”

乐渊交完钱,提回两个大纸袋,琮玉以为要回家了,乐渊又带她去买了两双鞋。

出商场的时候,乐渊手里七八个袋子,琮玉手里只有一杯热奶茶。

上了车,琮玉又问乐渊:“去兜风吗?”商场太热了,她感觉此刻的自己体温已经突破了三十八度。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