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第2/3页)

邢会长到了之后,开始开会:“海东这次做得很漂亮,宋老板上次你开会说什么开源节流,原来是这个开源法子啊?”

“老了!老了!退居二线了,儿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有什么你们问他去。”

邢会长笑着看宋舒彦:“上次去海东参观过了,真的是耳目一新,不知道小宋老板愿不愿意分享一些经验?”

宋舒彦有着读书人的温文尔雅:“这事儿能成,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其实工厂改善的大部分主意都是我妹子给出的,还有一个确实是我父亲愿意放手,让我试,甚至把跟了他多年的陈华平都给赶走了,另外,我有一个对图案审美有天赋的母亲,她平时观察细微,画出的纹样,颜色简单,却极其雅致,符合国人的审美眼光。其实之前日本印花布受到追捧,也是因为传统日式印花,清新淡雅。总之,是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海东现在的火热,能延续多久,我没多少把握,诸位还是不要心存侥幸,这一次过了,下次肯能面对的是东洋布的直接竞争,最主要的是我们的设备,机器,工艺,实际上跟东洋的纺织厂是有差距的。”

“小宋老板,你这个说了等于没说。我们可没有你这样有个能成为洋行买办的妹妹,也没有一个才华让夫人们都追捧的母亲。”明知道宋舒彦嘴里的妹子是他的前妻,如今谁敢这么提?

“这话怎么说的,谁没媳妇儿和母亲?让她们出出主意,她们平时做女红针织,女性心思细腻,不一定会画,但是她们一定比我们更会选吧?”宋舒彦笑看这位,“工厂管理这块,要求大家一样让女工识字是不可能的。要是有兴趣,可以去申明看看,我父亲最近大力改善申明,现在成本压缩得已经满低了吧?最近申明的利润还不错?”

“还行,至少一尺布还有一分多利。”宋老板嘚瑟,“赚几个辛苦钱。”

这特么厂房和工人还是别人的要交钱的,还有这个利润?别人辛辛苦苦跟着抄,能维持住,不亏,略有盈余,已经是侥幸了。

邢会长笑:“还真有你的,那我可就组织大家去申明厂参观了,参观完了一起吃顿饭?”

“听您安排。”

“好!”邢会长说了之后,跟宋舒彦说,“小宋老板,关于十一月份的国货展,你有个什么想法。”

这个国货展览是刚成立的工商部,第一次办的大型国货展览,然而国民政府至今为止控制的省份也不过七八个,所幸的是这些省份包含了大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而纺织业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届时,国民政府高官政要都会出席。

“诸位应该都知道济南惨案,日本人屠杀我同胞万人。纵观历史,但凡外族入侵,不管最后是否入主中原,必然以铁蹄踏碎我同胞尸骨为代价,西晋人口两千万,五胡乱华之后,不过四百多万。蒙元时期,蒙古人所到之处,必然屠城,出现了千里无一人之惨况。而清朝进关之后的屠杀,大家应该都是听长辈口口相传:扬州十日,江阴三日,嘉定三屠。今东洋人在济南屠杀,不过是开启了一个序幕,而皇姑屯张大帅被炸死,日本人取道东北,觊觎我华夏,已经是明晃晃的了。所以作为国民政府,鼓励用国货,是必然要走的一条路,而国民用国货,也是每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会有的自觉,只怕是,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合适的国货让我们的同胞用。在展会上我们要让我们的同胞相信,我们的产品能让他们信赖,这是作为当前一个中国实业家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邢会长听到宋舒彦这等铿锵有力的发言,带头鼓掌:“小宋老板心有大义,不过这对于我等也是一次契机,诸公一定要众志成城,一起生产出让国民满意的国货,以对得起国民的热情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