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第3/6页)

“竟有这般巧的事。”

“母亲被后宅事务所困,这些年过得艰难,这次我和小瑜离婚,她从家中出来,被小瑜和傅伯母劝了留在上海,昨夜我去看她,见她在教一个小丫头绣花。想来她是喜欢做这些的。做六姐姐那里的刺绣教习,肯定是行的。”

陈锳十分高兴:“这样就太好了,我去拜访婶子,求婶子出山。”

“先等等,我母亲喜静。”宋舒彦转头看秦瑜,“晚上我去你那里,一起跟母亲商量商量,听听她的想法?”

秦瑜知道宋伯母喜欢绣花,只当她是打发时间而已,没想到还有这等技艺:“好呀!我等下打电话到傅家,让闻姨通知芳姨,晚上你要来吃饭。”

“好。”

“那我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陈锳十分欢喜。

从华美百货出来,宋舒彦和秦瑜先送黄明君回学校,他再送秦瑜回洋行,从车里出来,看着秦瑜进洋行,他点燃了一支烟,站在车边,抽完,再回头看了一眼铭泰洋行的大门。

于是傍晚,秦瑜坐上傅嘉树的车,经过南京路,报童嘴里已经变成:“洋行女郎早上与傅家公子在车内亲吻,中午与前夫消失两个小时,前夫送她回洋行,在门口抽了一支事后烟。”

“宋舒彦来接我,明明是黄明君女士也在车里。他们怎么只字不提?”

“提了,还怎么起这个标题?”傅嘉树问她。

难怪大明星会写下“人言可畏”自杀呢!民国的这些报纸没有任何道德底线啊!

秦瑜跟傅嘉树说着今天跟黄明君见面的情况,傅嘉树说:“有黄女士出面,加上贺晴联系了很多报业的同仁,定然能搞大声势。”

“我更高兴的是,舒彦兄的转变,他今天主动提出让宋伯母去陈六姐姐那里做事,我没想到宋伯母还有这样的才华。”

“谁都只长一个脑袋,从概率上讲,有才华的男女比例应该是差不多的,只是众多的女子被埋没了而已。”

傅嘉树开车进傅家,秦瑜想要往回走,想起一件事儿,回头跟傅嘉树说:“等舒彦兄走了,我来找你赏月。”

“那些小报记者实在不晓得这些,否则他们准保会兴奋地发疯。再来一篇:先和前夫共进晚餐,后和情夫阳台赏月。”

“还是太文雅了!”秦瑜笑看他,“还是别为难你这个没有被污染过的脑袋了。我走了!”

秦瑜转身离去,从小路回家,上到二楼,见素芬从楼下端菜上来,秦瑜问:“太太呢?”

“太太在楼下做菜呢!”

秦瑜跟着素芬下楼去厨房,见宋太太正在烧菜。

“小瑜,舒彦什么时候来?”

到底是儿子,她还是挂心的,秦瑜过去伸手抓了一块苔菜拖小黄鱼,塞在嘴里:“应该快了。”

宋太太抽了筷子给她:“怎么伸手抓了?拿筷子吃。”

秦瑜吃掉这块小黄鱼:“伯母,舒彦兄今天把您给卖了。”

“啊?”宋太太不明所以。

“是这样的,跟海东厂有合作的姮娥厂,就是陈家六姐姐和唐大姐姐合开的一家制衣厂,那里要做旗袍,但是苦于找不到好的绣花老师傅,没有好的绣花纹样,也没本事带绣娘。舒彦兄跟陈六姐姐说,您的绣艺和画技都很好。陈刘姐姐托他过来问您,愿不愿意去他们制衣厂?”

“不行,不行!我从来没出去做过事,我怎么能……”

秦瑜蹭在宋太太身上:“怎么不行啦?就是教教绣娘怎么绣花,再画画花样子。”

“我一直待在家里不出去的,画出来的东西有人看吗?”

妮儿过来仰头:“有人看,我觉得太太画的最最最好看了!”

“傻丫头,你懂什么?”宋太太伸手揉妮儿的脑袋。

妮儿辩驳:“我懂的,我会看路上那些人穿的衣服呀!”

秦瑜也跟宋太太说:“花样要是不时兴,那就多看看时兴的花样。很快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