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酒业扩张(第3/3页)

80年代正是啤酒业野蛮发展的年代,啤酒厂作为本地的纳税大户,是地方保护的重中之重,直至零零年代后,物流发达,全国一盘棋,各省市啤酒厂才脱离保护,有外人插手的机会。

难怪,未来百威等世界酒企都是采用收购的方式,一间间收购,控股内地酒厂,才慢慢把自主品牌打进内地。

一个月的考察下来,张国宾决定在珠江兴建两间洋酒厂,一间啤酒厂,并且与雪晶啤酒达成投资协议,协议条款规定每年一定要出口十万吨以上啤酒到香江,相应的,雪晶啤酒会打造一个出口品牌,采用最新的包装,生产线。

协议敲定前,柳文彦却在莞城的酒店找到张国宾,面露难色地劝道:“张先生,你投资兴建酒厂内地很欢迎,可是啤酒厂叫国宾啤酒……”

“有点点难办啊。”

张国宾翘着二郎腿,坐在酒店沙发上,抖抖烟灰,嚣张的道:“我不叫国宾啤酒!”

“你让我在内地怎么卖?”

“教教我,柳办!”

他建啤酒厂投资超五百万港币,肯定要持续扩张产能,光供香江算什么企业家?

没野心!

但是要在内地抢各地啤酒厂的市场,多少点用点奇招。

柳办表情有点尴尬。

张国宾却继续施压,掷地有声:“我在香江的酒业公司就叫国宾酒业,投资账户走的也是国宾酒业,我的名,就叫张国宾!”

他质问道:“伱说,你凭什么不让我叫国宾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