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叩谢天恩(第2/3页)

“我以为首义王败在了忘记初心,或者干脆一点说,宋公和首义王,他们没有对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没有真正想救民水火。他们所思所想,不过是利用百姓的不满,煽风点火,实现自己的目的。”

“在起义取得初步成功之后,首义王聚拢兵马,大举北伐,同元军争夺天下,大刀阔斧,杀得天昏地暗。但他忘记了,在自己治下,尚有千万嗷嗷待哺的黎民。他们饥饿,寒冷,每天都有人背井离乡,都有人饿死路旁……天灾人祸之外,又多了兵祸,民生更加凋敝,百姓更加凄惨。身为一个以救民为初心的人,竟然不顾百姓生死,一次次驱赶他们,加入北伐,和元军拼命……中原大地,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元廷罪孽深重,首义王亦难辞其咎!”

张希孟这话可谓是不留情面,直接剥了刘福通的面皮。

但是偏偏那些刘福通的旧部也说不出什么来。

甚至可以说张希孟算是客气了,韩宋的兵马同样是到处抢掠,抓壮丁,抢粮食,四处烧杀,无恶不作。

所谓北伐军,很多时候就是流寇。除了毛贵之外,没有谁真的在乎百姓生死。

包括刘福通在内,他都没有建设根本之地的想法,只是不停抓壮丁,编成兵马,送去北伐,和元军拼命。

只要拿下大都,他就能坐上龙椅,享受九五至尊的滋味。

至于百姓,只是他的工具罢了。

人们喜欢说成王败寇,但是相比之下,朱元璋坚持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处处体现着苍生之念。

授田,屯粮,养兵,活民……然后集中全力,灭掉强敌,一举北伐成功。

这个策略比起刘福通来,不知道高了多少。

所以说,朱元璋笑到了最后,很奇怪吗?

“我想说的是,北伐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北伐非常重要,驱逐胡虏也是我们的核心主张。但是我们必须心怀百姓,想着黎民苍生。我们的全部精力不可能用在打仗上面,甚至说我们应该拿出七成以上的心思,发展壮大自己。”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积累更多的力量,获得更大的支持,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张希孟掷地有声道:“改善民生,铲除积弊,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是不可偏废的事情。我们要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让百姓知道,追随我们的原因。民生民本,是我们的根基所在!”

张希孟说到了这里,再把目光转向了这块黑座白体的石碑,似乎一下子就明显起来。

“我们肯定首义之功,敬重北伐壮举。但是我们依旧要说,首义王忘记了最最根本的百姓,所以,这个碑座选择了黑色石头。黑白二色,也是我们对首义王刘福通的全面评价。”

张希孟停了下来,但是人群当中的议论却是不绝于耳。

刚刚张希孟盛赞刘福通,得到了那些旧部的欢喜。

可再听这些话,却是句句扎心,甚至说比污蔑为贼,还要凶狠三分,黑白石碑,除了肯定之外,更有严厉的斥责。

甚至可以说随着时间流逝,张希孟所讲的东西,就会成为人们对刘福通的盖棺论定。

死者为大,这么说是不是有失厚道啊?

那些韩宋旧部的脸色都不是那么好看,刚刚磕头拜谢,现在发现谢错人了,还挺尴尬的!

就在这时候,刘六竟然再次跪倒,磕头作响。

“张相公允,我兄长有功有过,在他死前,就痛下杀手,诛杀残害百姓,作威作福的无耻官绅!正是他反躬自省的结果……只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被这些畜生蒙蔽太久了,在他治下,民生凋敝,难辞其咎。也正因为如此,兄长才会惭愧自刎。”

“如今以黑白石碑,立在兄长墓前,他在天之灵,也会仔细思量……草民拜谢张相,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