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独自生活的第十天(第3/5页)

后来知道姜棠从侯府赎身了,他才明白树上的花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因为五公子比他更早懂这句话的意思。

连侯府都困不住她,他有什么能力留住姜棠。

姜棠离开侯府后能做生意,开铺子,无论如何都比现在自在。而他,离开永宁侯府,怕是再也找不到一月二两银子的事情做了。

他打算做一辈子的管事,拿一辈子的银钱。

再见姜棠,她好像换了个人。

本就容颜艳丽,越发地光彩照人。

明明还是那个人,可却多了不一样的东西。

从前他见姜棠,无论何时,她都是微微低着头,脸上总带着浅笑,站在四娘子身后。

现在也不低着头了,一眼就能在人群里看见她。

韩余清嘴角挂着一丝苦笑,以后见到姜棠的次数应该越来越少了。

姜棠是府中客人,他只是一个管事。

不过,韩余清也就感伤了一会儿,他负责记礼单,若出了纰漏就是他的不是,还是得提起精神做事。

永宁侯府的门厅人来人往,里面更是热闹非凡。

戏班子唱得是《麻姑祝寿》,郑氏早早就出来接待客人了,也不算接待,就是和相熟的姐妹们说说话。

也带着顾见轩顾湘珺见见人,毕竟宁氏把两个孩子托付给她,她需得放在心上。

顾见轩和顾宁远昨儿请了假,就是为了给郑氏祝寿。顾见轩还特意准备了礼物,宁氏给了他五百两银子,光准备贺礼他就花了一百多两。

顾湘珺送的礼物是自己亲手做的,她绣工不错,给郑氏做了两双鞋子一个坎肩。早上送过去的,得了很大的夸奖。

然后她就跟着郑氏一块儿出来见人了,这也是她盛京之后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宴会,见贵重的客人。

郑氏拉着顾湘珺的手,“这是我的侄女,她父亲是汝林知府,今年刚十三岁,我生辰亲手做了鞋子和坎肩,绣工是没得说,一片孝心。”

夸顾湘珺郑氏也只能挑她女红性子说,各家夫人纷纷点头,应和说百闻不如一见,汝林养人云云。

顾湘珺被夸的不好意思,她哪儿有说的这么好,真正好的人是那个姑娘,只不过,已经不在永宁侯府了。

忽然间,顾湘珺眼前一亮,看见一抹荼白带着新绿的裙摆,她怕人走远了,跟了郑氏一会儿就找借口溜走了。

郑氏顺着顾湘珺溜走的方向看了一眼,心下了然,“我说呢,原来那边去了,那个穿着荼白色衣裳的名叫姜棠。从前是阿瑶身边的丫鬟,后来跟着阿瑶做生意,有头脑,阿瑶就做主给赎了身。”

郑氏三言两语就把这事带过,姜棠常跟着陆锦瑶出门,又是这般相貌,肯定有不少人记得她。

与其让人猜来猜去,还不如自己说了。

其他人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但跟着母亲来祝寿的燕茗双不由把耳朵支楞起来。

原来姜棠赎身了呀,那可真是太好了。

但燕茗双牢牢记着安阳说过的话,不惹事生非,不招惹麻烦,就老实跟在燕国公夫人身后。

燕国公夫人原本不愿意来,但燕国公说,四皇子明贵妃出事,与顾见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顾见山是朝中新贵,得皇上看重,就算不想着结亲,关系也得走动着。

所以就过来了。

顾见山的确年少有为,但是燕国公夫人是真不喜欢。

燕国公夫人明白郑氏是什么意思,她听小道消息,说陆锦瑶能开锦棠居全靠姜棠。

她倒是没想过姜棠会赎身,只不过,从前做丫鬟跟着主子行礼问安,现在却能平起平坐谈笑风生。

也不知该感叹陆锦瑶心善,还是姜棠运道好。

燕国公夫人记着姜棠曾经救过女儿的事,以前姜棠是丫鬟,怎么看待都成。既然郑氏特意提了,她说一句也无妨。

“原来姜姑娘,四月份的时候她还救过我家双儿,是心地良善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