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当丫鬟的第五十四天(第4/5页)

等到傍晚,太阳西落,有燕子从彩霞中飞过,伴随着鸟叫和虫鸣,侯府重新归为平静。

陆锦瑶这一觉睡到了天将黑,醒的时候高嬷嬷给她好好按了按,才没那么疲惫。

月份越大,肚子越大,陆锦瑶现在能感受到胎动,既新奇又疲累。

高嬷嬷一边按一边道:“大娘子一会儿走动走动,四爷寄了东西,好几包,您一会儿去看看。”

陆锦瑶道:“东西?他寄东西回来了!可在滇南,能寄什么回来。”

滇南并非西蜀江南富庶之地,百姓穷苦,顾见舟过去带了银子,需要上下打点,一向都是从这儿往那边寄衣服行礼和吃食,陆锦瑶根本没想过他还能寄东西回来。

再说那边水患,庄稼都被淹了,陆锦瑶时常担心他吃不上饭。

不管是什么,顾见舟肯定写信回来了。

隔半个月一封信,是夫妻俩现在唯一的联系。

陆锦瑶等不及,挥手让高嬷嬷不必按了,着急地下床穿鞋子,“先去看看是什么。”

她想看的不是东西,而是那封信。

东西的确不少,用布袋包裹地很严实。看着有一麻袋,陆锦瑶试着拎了拎,并不重。

高嬷嬷把袋子打开吗,蓦地闻见一股有些呛人的香味,和香菇干的味道相似。

陆锦瑶有身孕,带味道的东西都得小心。

“大娘子,您先离远点,老奴看看里头是什么东西。”高嬷嬷小心翼翼地翻着,打开一个个防水的油纸包,里头竟然是一堆干巴巴的小丁,虽然是干,但勉强能看出是蘑菇的样子。

干蘑菇?

四爷怎么会寄这老些蘑菇干过来。

高嬷嬷看了陆锦瑶一眼,“大娘子,是蘑菇干。”

她一连拆开几包,都是蘑菇干。看来不是寄错的,就是想给家中寄蘑菇干。

除了蘑菇干,还有封信,高嬷嬷给陆锦瑶拿了过去,“这些东西老奴一样拿一点给府医看看去,您能不能吃。”

从滇南来的,又是入嘴的东西,务必小心。

陆锦瑶点了点头,等高嬷嬷出去了,才坐下来看信。

信纸很厚,才看到见字如晤四个字时,陆锦瑶眼眶就红了。

顾见舟都离开一个月了。

顾见舟信里说他治水有进度了,就是那里的百姓依然苦,朝廷救急不救穷,赈灾粮帮不了他们一辈子。

男子以工代赈,修水库以代工钱,女子厨艺好的做大锅饭,跟着朝廷修水库,其余人……是大把人吃饭都成问题。

庄稼被洪水冲垮了,今年秋天肯定颗粒无收,人不能光等着饿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已经有百姓上山谋生了。

滇南山多林多,山上有不少蘑菇,吃不上饭就吃蘑菇。然而有百姓因为误食有毒的中毒,再加上水煮蘑菇并不是很好吃,渐渐就没人吃了。

顾见舟想帮他们,但不能直接给银子,就和当地人买了一点,自己放宽油炒了一盘。

与清流不同,顾见舟是治水大臣中唯一一个世家公子,吃的好东西多,嘴也叼,知道炒菜要想好吃,油不能少。

然后顾见舟就惊为天人,这菜也太好吃了,和常吃的香菇榛蘑不一样,这个香味浓郁,在他看来,比肉好吃。

顾见舟没无知到问百姓为何不多放点油炒,这里百姓连肉都吃不起,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何谈多放油把菜炒好吃了。

何不食肉糜。

于是顾见舟就想到了一个主意,滇南的人吃不起好吃的炒蘑菇,但其他地方的人吃得起,这样两全其美。

他便从滇南百姓那里买了蘑菇,晒成干,给陆锦瑶寄了过来,若是觉得好吃,他还能往家里寄。

信里,顾见舟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炒熟才能吃,蘑菇都得请府医看过,陆锦瑶千万不能乱吃。

最后,顾见舟又问了陆锦瑶的近况。还说,等回来了做给她吃,望她多多写信,他想看陆锦瑶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