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页)

林渡拿了她手机举得高高的,“说好留在槐京的。”

兰烛踮脚试图捞过,“好嘛,给我,我不回了。”林渡抬眉,把手伸得更高些。“林渡”兰烛假装生气。

“好好好,给你。”林渡把手机还给她,“记住了,只谈美酒,不谈工作。”

“行呗,不谈就不谈,我也乐得自在,那怎么说,明天带你去灵隐寺,求姻缘?”兰烛仰着头看身后的人。

林渡挑了挑眉,目光落在兰烛身上,“好啊。”

第二天刚好是中秋,西湖北高峰山脚下围了一群摄影爱好者,据说今晚的月亮是二十年以来最圆的月亮。

兰烛早早地起来,带着林渡上了灵隐寺。

刚好赶上周末,寺庙内人影缭绕,求神问佛的人的人很多。

兰烛来过几次,对这儿很是熟悉。

暮檐褐的寺庙下,晨光隐隐绰绰,僧人早起诵念,香烟缭绕。江南的天和槐京的天不一样。

兰烛记得去年这个时候, 槐京的北山寺的银杏几乎要落完, 飘荡荡地落在她的衣裙上, 她虔诚地跪拜在神佛脚下,求一个现世安稳。

她转头问未跨进神殿半步的江昱成,“二爷,您求签吗?”

江昱成在秋日倦怠的日光里,偏过头来,笑着说,“阿烛,我从不信神佛。”

“求神拜佛,本就是寄托人所求所愿的,二爷,您没有所求,也没有所愿吗?”

他始终没有回答。……

兰烛不知怎么的想起这一段来,她从寺庙的青石上下来,掸了掸落在她身上的碎叶子。

林渡说要进去求一只签,问兰烛要不要一同去,兰烛笑笑,下意识地说道————她不信神佛。

说完后她一愣,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

她只得淡淡苦笑,而后抬目望向那悬挂在寺内的一道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放空自己的思绪。

风起云涌间,殿内的信仰者双手合十,虔诚礼佛,兰烛听到寺庙山间风铃阵阵,回望众生众像,却在涌动流逝的人群中,看到一个极为熟悉的身影。

晨光下浮尘万千,唯他不染一二。

林渡从殿内出来,看到兰烛对着人群出神,上前一步∶“阿烛,你在看什么?”兰烛回过神来,“没有,出神罢了。”

大约是看错了。他说他,不信神明。

*

都说杭城美,但一脚陷进拥挤的人潮后找不到出口,被成双结对的游人簇拥着带着去自己也不知道的地方,再想享受美的心思,也荡然无存了。

西湖的确美,但若是一个人,更甚至是一个人怀着念想去,那些美就是一把把刀,徒增伤感而已。

江昱成这次行程,兴起尔至,他没有约任何一个商业合作,也没有约任何一个熟人朋友,只是一人,孤身来了这儿。

只是因为他听说,兰烛回了杭城。

他说要陪她回来的诺言一直不曾兑现,那份遗憾在心底,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江昱成也不知道,自己是来干嘛的,他只是循着记忆里,兰烛与她说过的那些地方走着。

兰烛曾经说道,南北山路附近全是各式各样的文艺小资店铺,各种各样的艺术展品、潮流玩意层出不穷,这么长的南北山路,这么美的南北山路,却不曾留给京剧国戏半个落脚的地方。

京剧在没落,在人们看不见的时代洪流里,不会作为人们谋生的手段,只会被别人称为"艺术品”,人们往往怀着崇敬的心情,却敬而远之,再到后来,它的留存痕迹,就会被挂在博物馆里。

他走在那南方落叶梧桐树下,驻在南宋留下来的长街下任意一个宾客盈门的咖啡馆外,想象着或许曾经,兰烛就在这儿,看着匆忙的人群,焦急的脚步。

再后来,他循着西湖北高峰上了灵隐。

他站在神殿外面,举头望向金身浇筑的神佛,思绪失神地掉落在沉世浮海中,脑中却突然想起来,兰烛问他的那一句"二爷,您没有所求,也没有所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