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幕后之后人(第2/5页)

他现在每天睡觉都睡不好,总是半夜醒来看看身边,等想起来楼雍已经不在这的时候,又一阵失落。

他记得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那个孩子的天真总能让他激起怜爱。

没过多久,在所有人始料未及之时,匈奴人便兵临城下,这速度之快仿佛是有人给他们开了城门,每个城主都竖了白旗。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匈奴作为一个边远小国,平时还要给安御国上供,并没有什么能力,可这一次他们来的比别国还要凶猛百倍。

而恰好这时,百姓中泄露了一个消息。

前些日子前去支援边境的太子失踪了。

既然去支援,又怎么会让匈奴人饮血一路,此刻,国朝内外大乱,摄政王出来维持明京城内的人心惶惶。

全程只有摄政王露面,太子人间蒸发,百姓中谣言四起,说皇上前些日子让太子领兵是为了逃避争战。

这些谣言每一句都有摄政王的手笔,现在四下人心大乱,正是逼宫的好时候,就算他登上王位,也无人敢有怨言。

于是摄政王亲自领兵,将敌人击退,装模作样地打了个平手,让匈奴人不敢贸然再进一步,明京城的百姓终于能在暗无天日的争战中得以喘息。

一时间,他在百姓中的威望呼声超过所有人。

讽刺的是,匈奴人能如此之快的通敌入城,摄政王功不可没。

现如今楼雍下落不明,他在这一场两国交战的战役中失踪,无法出来解释,成为了明京城中唾骂的叛国逃兵,百姓对楼氏王朝的怨言声四起,谁也不知道太子已经被摄政王暗害。

在如此慌乱的情况中,王朝与匈奴人的一场苦战一触即发。

匈奴人从北境一路通畅无阻地来到明京,说没有阴谋是绝不可能的,但百姓无法看清全局,有的当成了摄政王的布兵排将下的刀下亡魂,有的成了摄政王的追随者。

随着楼氏皇族的名声越来越差,语君竹坐不住了,他与楼雍相伴数十年,对楼雍很了解,他不可能平白失踪。

不管太子这一场是赢是输对皇上都只有好处,而唯一对皇上没有好处的只有一样,就是逃战。

语君竹看见这一切,深知这些必定有摄政王在捣鬼。

在看不清敌人是谁的时候,只需要将事件重新梳理,看看谁是事件的既得利者,就能知道幕后黑手是谁。

他思索一番,总觉得照这情况下去匈奴势必杀进皇宫,待在这只有等死的份。每日的谣言传进自己耳朵,他难以忍受别人对楼雍的唾骂与指责。

他相信楼雍的清白,因为他了解楼雍的为人,可百姓不认识楼雍,他们会从一开始就抱有恶意去看待一个叛国的太子。

这不是百姓的错,是掌权者的错。

楼雍绝不是这种人,他虽然不知道楼雍去了哪里,被摄政王怎么样了,可他知道该如何挽回皇室的名声。

皇室缺的是如今失踪的太子,那么让太子回来,摄政王一家独大便可峰回路转。

他想帮楼雍一把,想帮他洗刷掉逃兵这个烙印,更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与暗中的势力对抗。

在蛛网一般密布的棋盘下,每个人都成了推动事情发展的棋子,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躬身入局。

07

语君竹不再向皇帝请愿,他只是带着太子的战袍上了前线。

高珞如今带兵在前,安营扎寨,一开始他看见这身衣服,还以为是楼雍来了,可当他仔细看清之时,才发现这个的身形较之楼雍矮了些。

高珞是高将军的儿子,毕竟高将军是领兵打仗干实事的,所以他的威望仅次于摄政王,既然如此,事情结束之后摄政王不会留下他们家。

所以他们必定是摄政王的对立面,并不能例外。

“是谁?!”

他抽出身边长剑,刚准备出手那人就摘下了头盔。